苗翠
潍坊润青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潍坊市 青州市 262500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水利建筑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水利建筑工程是我国基础产业,能够有效的抑制洪水现象,同时能够保护我国的水源,从水生物的角度而言,为众多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推动水利工程的进步,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同时,水利工程的发展能够从整体上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个别层面上能够符合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国家良好持续的进步,不过水利工程在建筑期间管理体系相对复杂,在具体建筑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众多不利条件,需要不断的寻找具体建筑期间出现的不足,进而在具体建筑期间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建筑方案与管理措施,确保建筑良好的开展。在此条件下,本文针对水利项目建筑期间混凝土建筑效果展开研究,望能够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引言
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其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总体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材料配比、浇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检测及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检测发现混凝土缺陷及时进行处理,以满足建筑施工要求,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质量得到保障。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优势
混凝土在项目建筑期间应用比较频繁,其也可叫做砼,一般条件下被水泥当作胶凝材质,把砂石当作骨料,融入水和别的材料,依照固定的配比展开搅拌,之后把混合物使用到项目建筑中。水利项目建筑期间,应用的混凝土通常是普通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较高的刚度以及投入资金较少的特点。混凝土依据自己高抗腐蚀性与投入资金少的特性,其在水利项目建筑期间使用频率较高。由于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作用,部分材质不能影响其完整性。若是在水利项目建筑期间,应用其他材料,容易发生腐蚀现象,造成材料发生损坏,鉴于此种情况,若是针对表层开展解决措施,则会加剧资金的投入,所以其他材质的材料不能在水利项目中过多的应用。此外,部分高分子混合材料虽然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不过由于投入的资金较多,同样不适于在水利项目建筑期间过多的应用。但是混凝土的投入资金较低,同时和别的材质进行对比,可见其抗腐蚀能力较高,同时凝结完成的混凝土刚度较强,能够承受住水流的作用力,同时能够承载车辆的行驶,所以在开展水利项目建筑期间混凝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价值。最后,和其他材质的材料进行对比,能够发现混凝土框架的弹性较高,所以混凝土框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变,因此在开展水利项目建筑期间,必须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良好的提升水利项目的建筑质量。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内容
2.1原材料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主要从水泥、骨料及外加剂三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不同工程对于混凝土中每立方米水泥含量的要求不尽相同,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水泥包括普通硅酸水泥、矿渣硅酸水泥、粉煤灰硅酸水泥等。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水泥检测,确保水泥质量达到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水泥检测的方法包括相容性试验与原材料试验两种,涉及到对水泥细度、胶砂强度、抗折强度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其次,骨料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支撑,分为粗骨与细骨料两种。其中粗骨料包括碎石、卵石等,细骨料包括人工砂和天然砂等。骨料的选择与采购必须符合工程标准,粗细骨料均需按标准要求进行配比,经审批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使骨料真正的发挥填充与支撑作用。再次,外加剂同样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混凝土表面性能的主要手段,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外加剂包括速凝剂、缓凝剂、高效减水剂等。
不同外加剂拥有不同功能,诸如高效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制作中的用水量,降低施工成本;引气剂可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冻性,提升混凝土整体密实性,通过使用外加剂实现对混凝土功能的良。
2.2明确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包括对砂子含水量、石子含水率等因素的考虑,遵循“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的配比公式进行设计,详情还需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等相关文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分为四个阶段:即先对混凝土各项原材料的含量进行精确计算,找到最精准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对实验与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反复求证,最终得出最佳的配合比例。
2.3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湿度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事实上,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温度与湿度控制非常复杂,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果混凝土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偏高,且相对干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需尽量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混凝土表面的热量能够快速蒸发。一旦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将非常快,此时,在混凝土搅拌时,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水,使得混凝土原材料在此过程中能够快速冷却,降低混凝土温度,使得混凝土的湿度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很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会采用埋设冷水管的方式,冷水管可以对混凝土起到降温保湿作用。
2.4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队伍包含工程师、技术人员、行政人员、施工人员等等,工程队伍的工作水平同样影响着工程质量。鉴于此,工程单位应加大对各部门人员的管理水平,一方面,制定科学有力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员工的在岗培训力度。在制度方面,工程项目应以国家相关建筑标准、法律文件等为基准,内容应涉及到工程计划、周期进度、人力资源、材料采购、仓储管理、竣工检验等多个方面。人员培训方面,针对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培训,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要做好技术交底,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严格要求技术人员执证上岗,将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与绩效水平相挂钩,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培养。结合混凝土质量要求,制定奖惩标准,针对操作过程中违规人员给予严厉处罚,使混凝土质量真正的得到保障。
2.5提升对混凝土温度的管理
冷却碎石在混凝土搅拌期间十分重要,主要是为了调节混凝土的温度。并且,需要针对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进行管控。建筑工作者必须加注降温管开展降温施工。如果在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需要合理的缩减灌浆量,应用层面的方式确保可以疏散热量,并且,如果白天温度异常偏高,则需要立即终止建筑操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洒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表层温度,之后应用塑料膜进行防护,通过此种方式良好的对混凝土的湿度与温度进行管控。
结语
混凝土裂缝是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导致裂缝发生的原因非常多,如果要实现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工程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裂缝预防和处理策略,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有华,邓大巍,陈泽凌.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内蒙古水利,2017(9):43-44.
[2]陈秀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冶金丛刊,2020.5(6):166-167.
[3]郭宇.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8.(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