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段建伟
[导读] 水利工程勘察中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不仅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段建伟
        新疆瑞昶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利工程勘察中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不仅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灾害隐患,严重破坏附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在进行相关勘察工作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其中的水文地质状况,仔细分析其特征,最大限度地保障勘察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都在逐渐增大,再加上工程建设本身具有复杂性强、耗时长及耗资大等特点,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而水文地质问题是整个水利工程勘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水利工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危害到下流流域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水文地质问题上,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1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中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工程实践中,出现过很多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不够重视引起的相关问题。高效的工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基础之上,而只有做好工程所在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查和分析工作,才能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案。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项目所在区域地质状况的勘查。任何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另外,地质条件很容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应重点勘查水文地质环境,将勘查结果作为项目环境基础信息。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中,除了要做好充分、全面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还要深入分析各种水文勘查数据,找出可能会影响地质环境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不利因素给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保证项目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2.1对水文地质的勘察不够重视
        现如今,人们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对取样分析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水文地质的存在范围被固定在地表岩石下,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微乎其微。相关人员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仅对砂砾土层、岩石层以及软土层进行勘察,导致勘察结果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而工程企业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为了有效节约成本,一般情况下忽略了对深层土层的勘察,这样不仅导致企业在后期施工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降低整个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工程企业自上而下对水文地质勘察不够重视,对要进行的勘察工作进行了简化处理,流程的减少使企业缺乏详细的水文地质数据资料,以至于在工程建设施工时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发事故,增加了施工过程的风险。
        2.2潜水水位上升的危害
        随着工程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潜水水位上升是较为常见的危害情况。一般来说,潜水水位上升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表现为:(1)由于潜水水位的不断上升,原本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的岩石的物理特性及结构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当岩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会导致土层的稳定性下降,而此时建筑的地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使建筑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 (2) 潜水水位的上升还会影响岩石层与土壤层的强度,使岩石和土壤不断松动而被地下水冲走移动,导致地面塌陷。(3)潜水水位的上升还会使基础受力改变,尤其是出现意外的浮力,使建筑与相邻构件产生位移,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基础结构受到破坏。 (4)在西北干旱地区,潜水位上升还会使地表盐渍化和沼泽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2.3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工程企业缺少水文地质勘察数据时,无法判断地下水的实际走向、具体类型以及应力作用等情况,基于这些资料进行建筑施工,会导致建筑墙壁出现开裂,并导致原本平稳流动的地下水出现水位差,这种差值的存在会对岩石及土层受到的应力发生变化使地质情况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不仅会使地下水的流量超出限额,施工建筑的地基稳定性下降,还会出现地表塌陷、地基沉降等情况。


        3水利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评价制度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勘察工作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水文地质难题,需要技术人员创新并完善针对地下水的评价制度,尽可能将其在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降低地质问题给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影响,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对地下水位变化的控制。同时,对这个过程中存在的水文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支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做好污染调查工作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合理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开展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工作,不仅能够更加快速掌握施工区域内的水质现状,还可以及时做出相应预防与保护措施。在实际进行水质污染情况调查前,需要相关人员仔细分析污染问题给水源区域所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了解地表水与地下水相关关系和污染情况,从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居民的意见进行有效调查,为制定相关解决措施提供合理的依据。
        3.3加强水文地质的研究与测试
        水利工程在实际勘察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都会对施工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研究和测试。正常情况而言,岩土水理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谓的水理特性是指地下水与岩土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如持水性、透水性及融水性等,岩土的形态和水理特性联系比较紧密。就现目前而言,水质的采样工作基本都是在河流丰水期或枯水期开展,技术人员依据具体情况来对水质采样次数进行合理调整,并需要在充分掌握了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变化规律后,再完成水质采样的工作。一般勘察工作研究的都是天然状态时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当水文地质条件改变时,岩土的相关参数会发生很大变化。众所周知,因为岩土的地下水类型很多,存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不可避免地会给水文地质及水理特性数据等产生一定影响,再加上水理特性数据的准确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相关分析结果,并且会改变岩土的强度,导致出现超预测变形的问题。所以,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勘察的时候,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水文地质的测试和研究,尽可能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3.4 明确水文地质的勘察内容
        水文地质在勘察的过程中,地下水种类、隔水层与含水层关系、水位变化情况及岩土渗透程度等因素,都会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结果带来影响。需要勘察人员对地下水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依据获取的相关资料,确定好相应的参数及处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预测,从而有效降低对水利工程所带来的危害。
        3.5规范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众所周知,在对水文地质危害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明确分析水文地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灾害预防工作。因为水文地质中会涉及很多的内容,有着很强的复杂性,所以在勘察水文地质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明确勘察的内容、流程、任务及目标等,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中出现混淆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作的内容与环节有一个充分认识,并将其中的重点注意事项标注出来;第二,在实际勘察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勘察人员配置和素质不过关而引发一些问题,如部分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开展水文勘察工作,这样当遇到问题时,就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让问题不断扩大,造成更多的危害。所以,需要针对地质勘察工作,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明确与规定,不仅能够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还能更好地应对水文地质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就目前水文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和危害来看,我国工程企业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只有提高对水文地质工程的重视,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涛.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391.
        [2]李文碧.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9):45-48.
        [3]赵青.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及灾害防治[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7):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