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唐春雷
[导读]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中BIM技术得到了极为普遍的运用,
        唐春雷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丰台区   100071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中BIM技术得到了极为普遍的运用,有力保障了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推进,同时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确保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为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BIM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通过合理应用BIM技术,初步实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优化处理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可以说,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疑是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优质化、安全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筑工程领域,要立足于BIM技术发展态势,加大对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切实掌握,BIM技术的核心要点,用科技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力求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1BIM技术概述
        BIM代表建筑信息模型。该技术使用数字建模,有效地以3D形式呈现整个建筑项目。BIM技术完美地结合了有关各种类型的工程和施工数据、项目区域环境、工作程序等信息,它还使用数字显示平台来有效地分类有关数据的各种信息。BIM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以前绘制方法的局限性,完全地显示了各种项目信息和多维角度的显示,以提高对项目的整体了解,并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在实际的设计、部署和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有效控制各种隐患,并减少与质量和安全有关的事故的可能性。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将BIM技术推广和应用到建设项目预算管理中,这些技术对项目预算非常有帮助。当前,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项目应用阶段,并在项目成本管理应用中得到积极推广。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BIM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许多建筑公司对此表示赞赏。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进步,BIM技术变得越来越强大,并且由于特定应用程序中显示的特性,大多数建筑公司认识到了这一优势。BIM技术可以实现多维和多角度计算,加强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可以更有效地展示其实用价值,尤其是在信息化方面。目前,BIM技术已成为工程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内容,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BIM技术具备的优点分析
        2.1可视化
        BIM技术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各种真实数据信息构建一定的虚拟化模型,该模型能够直观地以视觉效果呈现在建筑人员眼前,从而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依据与分析。近年来,城市文明的建设使得人们对建筑物的建设要求越来越复杂,建筑形式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往的工程施工前后过程中,人们对建筑物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难度较大,只能凭借自身的想象去预测建筑成型以及各种问题。然而,在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BIM自身的可视化特征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建筑物的实体模型,为施工设计打来了极大的帮助。较强的视觉效果这一特征,是建筑工程行业迅猛发展的标志。
        2.2模拟性
        对BIM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与BIM技术的结合能够构建建筑物的三维立体模型。该技术另一大特点便是模拟性,能够借用计算机来模拟建筑物建造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检查施工的各个环节,预测建设方案所面临的问题。由于该技术的应用并不被时间控制,因此,BIM技术可以借助其可视化的特征直观地让人们看到模拟的施工效果,以此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可以让建筑施工单位根据这一点提前做好预防改善措施。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利用BIM技术基本上可以按照局部调整方式和协同管理功能,实现对项目方案的优化。利用可视化三维场景综合对比各项设计方案,对原始建筑物结构体系进行分解,之后各专业配合对拆除后结构形式进行重新整顿,从而满足新设计方案的要求,达到项目预期效果。


        3.2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当中,BIM技术可以实现对以下内容的精准化、高效化处理:一是可以实现全专业设计图纸复核。合理利用BIM软件实现对建筑模型的初步构建,对该模型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进行统一检查和修正处理,并按照剖切方式,生成平面大样图、立面大样图等重点部位图纸,从而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深入复核。与此同时,利用BIM技术的动态分析功能,对建筑的层数、高度以及总建筑面积等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动态反应,并生成明细表,从而对方案的完整性、精准性进行审核。二是可以实现管线碰撞检查与管线综合优化。利用BIM技术处理管线综合问题是建筑项目施工设计阶段予以重点落实的问题。结合以往的处理手段来看,传统二维表达方式无法直接展示管线综合的三维化效果,必须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来进行事前判断,这就导致设计单位在发现和解决管线碰撞问题能力较弱、工作效率较低,无形中增加了后续施工作业的难度。而通过合理运用三维信息模型可视化碰撞功能,基本上可以针对专业碰撞问题进行全方位协调与优化。如可以针对建筑碰撞以及给排水碰撞等专业设计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确立最为合理的管线布局方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设计损失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三是可以实现净高检查。BIM技术可以利用净高分析功能实现对每个区域净高问题的针对性处理。主要根据各区域净高要求以及管线排布情况,实现对净高问题的全方位研究与分析。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净高检查反馈情况,提前发现当前设计存在的不足问题。按照科学合理的处理原则,进行适当调整。
        3.3施工阶段
        在整体施工安排上,可以根据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以及虚拟化功能,对工程作业期间可能遇到的专业协调问题、施工风险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决策。施工单位可在BI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型,根据相关信息反馈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各类工程节点的周期,达到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根据建筑施工模型信息反馈情况,明确现场施工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并根据风险成因及表现形式制定有针对性预防措施。在成本管理上,可以通过合理利用BIM技术,构建完备的数据信息库,针对项目工程量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例如,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构件混凝土体积、主要管线长度等工程量内容,结合数据库进行合理核算与设计。在施工进度上,可以利用BIM技术实现仿真分析过程。如果按照传统管理方式,图纸内容难以精准地反映出施工动态变化过程,而通过利用BIM施工进度仿真功能,可以将施工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融合在具备可视化功能的4D模型当中,直观地对建筑全周期施工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最终,根据分析反馈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避免出现施工延误或者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3.4BIM技术进行施工验收
        建筑工程验收是在交付之前必须要进行的程序,验收需要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以确定是否符合竣工标准和交付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的验收工作中,通过使用BIM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验收工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升验收效率。验收时,先输入建筑信息模型,并且添加构件验收的资料;确定现场验收部分,通过终端选取模型构建;之后根据现场的数据、图片来分析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并生成验收报告。使用BIM技术验收时,需要采集现场的图片和数据,同时需做好温度、湿度、天气的采集工作,保证验收工作的准确性。使用BIM技术验收,能提升验收工作的流程化,保证验收效果。
        结束语
        BIM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建筑设计管理方法,使用诸如特定应用程序中的计算机建模之类的设计方法,将与建筑项目相关的各种参数和数据合并到模型中,管理员可以直观地识别和理解各种项目信息。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使用BIM技术提供的内容来实现项目的可视化,也可以根据模型的相关元素(包括特殊情况和隐藏的特殊情况的预防措施)制定公式。该技术简单明了,因此项目工程的建设可以将其作为目标,从而可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海洋.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10):178-180.
        [2]周涛.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12):62-63.
        [3]冉琴琴,张馨,罗光俊,等.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18(11):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