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彦之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省 宜宾市 644000
捕要: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企业的项目管理问题也愈发突出,这也需要EPC系统的全面发挥效用。EPC总承包项目又称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主要囊括了总承包方根据业主或投资方签订的合同,需要承揽工程设计、物资采购和工程施工。除此之外,承包商也要为项目开展的总体水平以及安全程度负责。
关键词: EPC模式;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引言: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发展,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专业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努力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寻求提升管理水平的路径,以此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越来越专业化、国际化,在这一阶段也遇到了难题。就比如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专业化转型困难、工程项目过度节约投资、项目技术要求过高以及工期过短。除此之外,企业也需要重视内部管理水平,让管理效益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在此状态下,EPC项目管理模式正是顺应了市场发展的趋势和业主的客观要求。
1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基本概述
EPC总承包模式促使建设项目管理与设计得到更好的结合,更是有效的节省了项目投资成本,同时减少了项目开展时间。在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中,主要囊括了工程设计、工程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管理这几个内容。总承包商有权将施工内容分包给有资质的分包商,由此分包商必须要对分包到的施工内容负责。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性,首先能够将项目工程风险转移,在完成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签订以后,工程的大部分风险就会由总承包方承担。由此总承包方在允许的状态下,就可以把工程的施工内容分包给相应的分包商,这样总承包商的风险也就转移给了分包商。其次是业主不可以干涉工程实施,总承包占据主体地位。由此总承包商调动资源就更为方便,同时也能够调整工程进度,让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第三个特点为分包商对自身的的工作成果负责。就比如说工作量大的项目工程,总承包商就会将项目内容分包给分包商,而分包商就需要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内容负责,但是不用对项目总体以及投资者负责。
2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措施研究
2.1加强对EPC总承包模式相关概念的理解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业主与施工承包商并不能够清晰的认识EPC总承包模式,由此在实行EPC总承包模式时也不够彻底,总体的应用效果也就不高。如果想要有效的处理这一问题,就需要业主和施工总承包商重视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努力寻找不足,做好应用前的准备工作。除此之外,相关单位可通过建设项目管理研讨会丰富总承包商的管理知识,让总承包商以及业主能够清晰的认识EPC总承包模式。业主以及总承包商也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内容,对工程项目的开展状况予以实时跟踪。杜绝因知识面不够广、知识内容不透彻而造成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无论是业主还是总承包商,都必须要以自身的利益以及项目的成本为出发,确定EPC总承包模式是否应用。相关单位也要做好宣传工作,重点突出应用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同时明确如何应用EPC总承包模式,以此来帮助业主和施工承包商能够积极学习和应用EPC总承包模式。
2.2落实各项管理机制
从我国工程建设的总体水平来说,很多的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并不能够有效的应用总承包模式,同时企业内部也没有较为完备的管理机制。由此,很多企业在应用EPC总承包模式进行项目管理活动时,并不能够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够发挥EPC总承包模式的效用。开展的管理工作水平并不高,很多的管理内容也不能够落实。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并不能够得到最为及时的处理。在研究EPC总承包模式时,企业还必须要根据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模式确定相应的革新路径,将EPC管理的价值有效发挥。
除此之外,还需要确定相应的指导文件明确各个岗位的管理责任。由此才能够更好的发挥EPC管理的效用,同时做到细致化管理,让项目开展的各个阶段都得到最为明确的管理。目前,要有效实施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除了实施管理机制外,还需要全面应用专业人才,就比如说有能力组织大型工程招标、合理确定报价和签订合同的人才。
2.3做好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应对
在现阶段,我国的EPC总承包模式运用的还不够成熟,在此状态下就需要企业重视EPC总承包模式的特性,确定相应的落实机制。在此过程中,也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保证能够有效的预防风险。其次,总承包商必须要高水平的完成风险的转移,通过转移给分包商、保险公司、担保人等,让自身的经济损失得以控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完成风险的分散工作,总承包商必须要明确EPC总承包模式的各项特征,从外部分散风险。就比如说,总承包商可以采取联合体招标的方式来实现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从而将整体风险分散到多个主体上。同时也可以从内部分散风险,着力于优化内部的资本结构,做到对不同种类的项目的资源优化,将风险分散到其他项目,以此来有效控制项目损失。
2.4建立完善的EPC总承包工作体系
现阶段,还有很多的企业以及总承包商并不能够明确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由此我国还没有相对成熟的工程总承包制度。从施工承包商的层面来讲,如果想要有效提升EPC总承包制度的应用水平,那么就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工作管理制度,让总体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工程的总承包商也必须明确这一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有效的优化总承包工作体系。首先,施工的总承包商必须要借鉴国外企业实施案例,明确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联系工程的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我们可以了解到,任何管理工作的发展都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参与,由此施工承包商需要努力培养训练管理型人才。施工承包商应及时采用先进的办公设备,使自身的管理工作在EPC模式的引导下得到全方面的进步。
2.5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优化
工程的总承包商必须要对项目的总体负责,在开展施工活动时做好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对各种的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在完成一阶段的施工内容时,还需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保证施工的内容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同时在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的同时,节约施工的成本,严格把控施工的进度,让每一个阶段的施工内容都能够如期完成。同时努力优化项目开展计划,确保各项施工活动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总承包商可从组织、技术、合同、经济等层面划分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让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专人负责。有效保证所应用的工艺都是图纸所指定的,这样也能够更大的保证施工质量。确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与监理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对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予以动态管理,同时有效调动施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让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得到落实,确保施工行为更加精确,减少因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能够清晰的划分项目各个主体的责任,并且发挥规范工程项目内容、有效缩短工期的效用。将EPC管理模式有效运用到项目施工活动中,更能节省项目的投资,有效提升业主以及承包商的经济效益。无论是项目的质量还是项目的安全都有了更好的保障,责任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文亚智.EPC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58.
[2]陈国龙,庄文浩.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石油化工建设,2020,42(01):11-15+21.
[3]张奇铭. 以设计院为主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4]李茂月. 基于PMO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