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英
身份证号:2305211987050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了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暖通空调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部分,也是建筑的重要耗能部分,因此,暖通空调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建筑企业需要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作为重点,实现暖通空调工程建设节能降耗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空调;节能;新能源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主要内容,而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为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单位开始重视暖通空调工程管理和暖通节能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作用
暖通空调(HVAC)的作用是根据环境变化将空气湿度和温度调节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效控制气流的交换,使室内空间更加干净舒适。室内环境达到舒适性要求后,能保持人体热平衡,恒温恒湿和环境洁净度要求是目前空调企业的设计标准。
2暖通空调的设计原则
供暖、通风和空调已成为中国建筑的重要基础工程,对改善建筑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考虑到所有影响因素,遵循科学效率原则,充分利用城市热源,保证室内稳定供应热量。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使用需要优化各种类型设备的配置。通常,系统的热交换站会科学地确定加热面、加热负荷等参数。,以便准确测量设备运行的加热温度、压力和电量。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地下室热室设计,合理布置有关配件和设备,安装排水孔,防止水渗入卫生室。同时,为确保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划分相应的防火区,建立无烟区或其他防火区, 并实现排烟与排烟的相互作用,采用集成设计原理,根据建筑物内部结构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 此外,施工单位应在消防区内添加天然风道,并在连接点处安装和关闭消防阀门。
3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3.1提高系统合理性
对于供热通风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优化首先要保证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效率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空调系统的效率。因此,在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其最大负荷极限进行规划,以确保整体运行性能良好。为了满足供暖、通风和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需要建立建筑物内部结构特性深度、分隔、定向和维修等因素的分区系统,时间功能的分区系统d 并合理规划空调系统服务区,合理确定新的数量和空气系统,考虑过渡期间新的空气运行方式,提高供电温度差。
3.2调整室内湿度和热量数据
在空调运行中,由于技术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对环境改造的调控相对较慢,调节能力不能立即影响人体。在空调空间中,人体感觉不太舒服,这妨碍了空调的性能和节能。在自然空间中,人体被环境的综合效应所感知,但原来的空调只控制室内温度,因此舒适程度很低。能耗和减少供暖、通风和空调能耗是温度、干燥湿度和空气量差异对人体的影响,而不是原始监测和空气温度差异控制方法,以实现适当的空调空间使用夏季参考值的最高值和冬季参考值的最低值。湿度值也必须合理和优化。当气流非常重要时,请适当地增加湿度值,这是降低负荷和节约能源的唯一方法。
3.3使用变频应用系统
在分析现代空调系统时,变频技术的应用符合节能技术的要求,为了实现空调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有必要应用大规模变频技术,这可以降低能耗,同时减少变频技术可应用于建筑项目中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原因如下:首先,在选择旧设备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从全局角度考虑设计方案,以便对空间因素进行整体分析 在设备负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请不要让系统执行过多的任务,从而在此期间降低功耗。 第二,由于不同项目的功能不同,它们的负荷也不同,需要分别分析。第三,在建筑系统中使用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工作量,其能源消耗会受到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建筑物中使用的空调系统是用电供电的,能耗受到名义生产率的影响,但在工作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如果空调系统仍使用名义功率来充分运行,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能量损失。
4新能源的运用
4.1太阳能加热和冷却
现在比较方便的太阳能通风是被动式太阳能室内此方法的特点是使用日光照射建筑内部,或被局部封闭结构的表面吸收,然后增加室内空气温度。阳光透过玻璃表面传输到厚壁的暗吸热表面,从而提高壁面温度并储存热量。冬天需要室内供暖时,玻璃和墙之间的热空气通过自然对流进入房间。室内冷空气透过墙下方的通风口进入空气层,并加热以形成自然循环。太阳下山时,储存在厚壁上的热量用来继续加热房间。为了解决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缺陷,开发了一个主动式系统,也称为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配有辅助热源和蓄热器,用于加热空气。当有阳光时,系统可能有两种工作条件:无需加热零件,蓄电池由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其次,暖气室需要加热,蓄热器还没有储存足够的热量,因此需要激活辅助热源进行加热。如果没有日光,也可能存在两种工作条件:一种是使用蓄热器加热零件;一是在蓄热器热量不足时从辅助热源提供热量。
4.2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在供热通风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产生了许多经济效益,是新时期常用的供暖制冷方式,不易影响环境。地下30 ~ 100米垂直热交换器可反映地下土层温度变化,地面水泵可利用开关将地下热量提取到冬季地面,为建筑物提供热量;地泵也可以在夏季将地热能输送到地下,而冬季吸热和夏季除热将稳定下来,而不会影响地源热泵的性能和运行效果。在夏季吸热率低于冬季吸热率的寒冷地区,以及夏季吸热率较高的炎热地区,热负荷和冷负荷不平衡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地下换热器的性能,导致为了确保垂直埋管吸热与排热之间的平衡以及热泵系统的有效运行,可以在局部源热泵系统中添加辅助设备,以提取更多的热量。例如,技术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并网/并联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建筑环境温度调节的生态控制。
4.3地下蓄水层储能
地下含水层储能是将低于含水层原水温的冷水和高于含水层原水温的热水通过井眼注入地下含水层。含水层被用作储存冷热的蓄热方法。当需要水时,泵用于抽水和使用。这项技术充分利用了自然界无穷无尽的能量和地层较好的保温功能,是一种很好的季节性储能手段。由于空调系统的季节性能耗,地下含水层储能对节能空调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因此,它与其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我国已经发布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领域的发展,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建筑设计单位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暖通空调施工方案,能够落实各项节能环保的措施,从多个角度出发,把国家的节能理念应用到实践中,以降低建筑能耗,最终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及设计方法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142-143.
[2]贾占伟.暖通工程节能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76.
[3]李祥.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节能控制方法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