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峰
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105
摘要: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高温熔融金属以及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危害物质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这些危害物质也是潜在的危险源,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及时的处理,就可能会发生事故,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冶金企业对于危险源以及危险物质的应用要加大重视,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动我国冶金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
关键词: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管理现状
1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1.1设备安全系数不足
冶金企业在具体生产期间,设备安全系数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大多数安全事故之所以会发生,便是因为设备安全系数不足导致的。当作业环境较差且设备状态不安全时,安全事故就会有很高的几率发生。个别冶金企业在煤气管方面存在老化问题,且检测工作不到位,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足,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无法有效应对,以致于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上升。
1.2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问题
工作人员是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知识的宣传不到位,所以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跨越红坯辊道,跨越转盘、乘、坐、钻皮带,跨越运转设备、卷扬。卷扬三角区内站人,等行为屡禁不止,从而导致企业工作人员安全操作意识不足,工作中出现很多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以吊车为例,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制度:严禁超载吊装,严禁吊物不明重量重物;严格按照指挥人员吊装,务必捆绑牢固,务必平衡吊装;严禁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等,企业对于工作人员安全教育意识强度不够,所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质量。
1.3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贯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企业对于管理环节缺乏重视,导致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过大,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管理过于简单粗暴,通过以罚代管的形式开展安全管理行动,这种管理方式属于被动管理的形式,没有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且这种情况会引起员工的反感,造成相反的结果,难以提高管理的质量。企业安全设施的设置情况和安全生产状况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缺乏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冶金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大对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否充裕也是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效果的重要因素,投入更多的资金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还能有效防止设备技术上的落后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首先,可以用更多的资金来引进更专业、综合素质更高的安全管理人员,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专业性保障,还可以将资金用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和平台,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及风险规避能力,这样既能有效改善安全管理中的管理不足等问题,又能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带头作用,为全体员工树立起安全防范、安全生产的榜样;其次,还应加大对奖励机制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设立适当地奖励金的方式直接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在奖励金的设立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划分,例如,对于管理效果好、管理能力强的管理人员不仅能够获得奖励,还能得到薪资提升的待遇,可以将它划分为一级。再如,如果员工有发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漏洞或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时给予有效建议的可以视为二级,给予更高的资金奖励。
2.2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现代冶金企业要想保障自身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工人才,促使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企业不断优化与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状况,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控制水平。冶金企业高层领导要加强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引导他们经常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有意义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邀请一些社会安全生产实践专家学者到企业进行讲座交流,传递讲解最新安全生产文化知识,促使企业内部职工能够树立起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理念,并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职工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确保每个职工全面掌握到本岗位工作的有害因素及其安全防范控制措施,注重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例如,针对钢铁冶金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在定期给他们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严格要求他们持有相关证件方可入场,对于无证人员必须坚决阻止其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钢铁冶金企业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将职工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在一起,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起员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那些表现优秀的职工,企业可以给予其进修学习机会或物质奖励,这样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
2.3加强技术支撑
第一,各级政府可通过政府购买安全技术服务,建立第三方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技术设备检测检验、专家诊断、整改验收等体系,完善技术支撑工作机制。第二,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冶金行业安全专家队伍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专家队伍选拔、考核机制,以及安全专家库的专业覆盖范围,建立符合冶金行业生产特点的安全生产专家库,吸纳包括炼铁、炼钢等冶金工艺、安全工程、电力、给排水、燃气等方面专家,充分发挥相关专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第三,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可单独建立或依托现有系统建立专门的冶金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基础数据库,及时、全面地收集、统计、整理和处理各类安全信息资料,以提高监管效率。
2.4认真调查安全事故,加大事故处罚力度
对于冶金安全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事故,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对这些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对遭受安全事故的公司加大处罚力度,这样才能提高冶金生产中的安全性,并减少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调查和管理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事故时,有关政府机构应仔细调查与安全生产有关的事故原因,事故安全负责人和公司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以及有关生产安全的规定。在管理冶金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认真、彻底地调查工作事故,来有效提高管理层对冶金工作事故的重视。
2.5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组建有企业管理层人员参与的专门的监管团队,对冶金生产作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抽查。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对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积极发现和及时汇报,通过提前预设的冶金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冶金工业具有工艺复杂、生产环境要求高、生产链较长和运输要求高等特点,因而在冶金工业的运装、设备管理、作业环境检测等方面需要配套相应的监管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冶金企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为了确保该产业建设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整个产业的规范监督管理工作,科学指导冶金企业有序地开展安全正常管理工作。冶金企业领导要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定期组织职工参与到专业化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和素质,促使他们能够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办事。
参考文献
[1]汪洋,魏强,任倩.钢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5):229-230.
[2]杨馥羽.关于我国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04):13-14.
[3]杜妍芳.目前我国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2019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年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与健康分会:中国金属学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