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涵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陈仁
[导读] 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是桥涵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
        陈仁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市  430000
        【摘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是桥涵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必须增强安全无小事的责任意识,确保下穿营业线工程项目的安全,文章通过武汉市花城大道下穿营业线施工项目中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的安全管理经验,可供桥涵下穿营业线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借鉴。
        【关键词】铁路营业线  桥涵下穿  安全管理  科技手段

  1.前  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桥涵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在武汉铁路局管内日益增多,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也受到大家重点关注。本文就武汉市主城区连接花山生态新城下穿铁路施工中,面对基坑开挖平均深度15米,且连续下穿武九客运专线(运行高铁动车)、武汉东货运编组站(架空涉及3组道岔架空)、滠武货运专线等20股铁路营业线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打通施工瓶颈,如约兑现业主合同进行讨论,提出在桥涵下穿营业线施工做好安全生产的有益探索。
        2.营业线施工存在的问题
        2.1面对进度、效益与安全的态度出现偏差。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实践中,有些项目领导对效益、进度、安全的排序中,天平往往会倾向于前两种,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大了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增多。还有些项目对上级单位制定的责任制及奖罚制度等有效的刚性措施依然没有严格执行或是熟视无睹。认为制定的所有刚性措施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只要项目施工进度上去,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就能得到领导赏识。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稍有差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2施工现场落实“一岗双责”力度不够。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一岗双责”规定来管安全,无论是主责管施工的副经理,还是项目技术人员,都应在落实本职工作的同时无条件抓好施工安全。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减少隐患方面的积极作用十分显著。但是,由于管理力度不足等原因,许多项目认为管安全只是安全员的工作,往往这样的项目现场安全管理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项问题与全员管安全的责任意识淡薄密切相关,多由人为因素引发。
        2.3施工方案编制不严密及过程执行不到位。桥涵下穿营业线施工管理必须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施工指导,施工方案的制定本应慎之又慎,但现实中不少项目处于利益考虑,都将保证进度凌驾于安全之上,特别是一些因外部因素而缩短工期的项目,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方案不科学、不严密或是增大了操作风险。另外,在桥涵下穿营业线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少都与未严格执行方案有关。因此,在方案执行管理过程中,应明确每一个施工部位的责任,并加强日常动态监管,对不严格执行方案的人员必须按照处罚制度严惩不贷。
        3.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3.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强抓人员培训教育。花城大道下穿20条铁路营业线施工,当中涉及了高铁线路两条、货运编组站一个(12条线路、3组道岔)、货运专线6条,除铁路线外还下穿了天然气管道、市政高速环线、市政道路及无数的既有管线等。在这种安全风险高压环境下施工,无论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还是个人都是一种巨大挑战。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必然会导致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出现混乱。针对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内容繁多且复杂的特点,要想真正做好安全工作,首先必须要从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以责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及培训教育制度为主的管理机制,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目标,逐层分解,让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其次应重点抓好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施工责任体系和安全工作标准,成立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队伍,每天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抓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无论上到项目经理还是下到临时租赁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应及时、定期的安全培训教育。

教育培训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前哨”,也是了解现场安全隐患非常有效的“窗口”,要简单明了告知他们,你带着设备(装备)来到工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做错事后会有什么安全后果及责任;
        3.1.2项目经理必须定期组织项目总工、现场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质量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工程技术部等人员开展联合安全检查,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加以予以解决,并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建立施工安全主体责任制度,加强日常监管;
        3.1.3重视安全考核激励,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对发现的隐患分区域责任、分人员责任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的原则是“不吃大锅饭”),对于出现的安全隐患找准责任人及时解决。对于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规范开展施工作业的人员要及时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树立学习榜样,营造安全施工的良好氛围,全面保证和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3.2应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施工全过程监管是保证和提升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值得施工项目给予重视,然而在实际管理中因专业人才的短缺或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监管不到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其信息化技术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3.2.1花城大道下穿铁路项目因架空线路较多,线路检查人员精力无法满足每趟列车对架空线路安全检查频次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于“铁路架空区段轨道几何形位监测系统”,系统通过轨道上安装的传感器将架空轨道几何状态自动传到监控室,在架空轨道几何尺寸数据超限时会自动报警,线路检查人员通过报警区段情况立即采取纠偏措施。该系统的出现为项目减少了检查人员的数量及工作量,也减少了因长时间上线路带来的行车及人身安全风险;
        3.2.2架空线路在夏季高温时节很容易造成胀轨风险。采用全人力对每条轨道泼水降温的方式存在较多弊端,一是安排的人力较多,且浪费资源;二是泼上去的水容易因高温而迅速蒸发,降温的效果不明显;三是作业人员频繁上线路带来了行车及人身安全风险。为此,项目采用了一种半自动轨道降温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在轨道两侧安装温度传感器、水管、棉布,当温度传感器测出轨温达到降温值时,操作人员立即开启送水阀进行降温;
        3.2.3大量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确保施工区域无盲区。工地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为项目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好处。一是提高了安全管理监督效果。在监控室中通过对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可以一人同时监督工地所有施工情况,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违规现象,及时纠正;二是远程监控的安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对防护员、施工带班员、流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及关键防护网口值班情况起到了较好的监控作用;三是降低了管理成本。远程监控的安装有效的监督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和生产秩序,减少不文明行为和防盗工作。因此,施工项目可以将科技信息化管理手段引入施工安全管理中,通过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实时监控体系对日常的施工内容、安全管理成效等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3做好铁路管线的保护,加强流动机械设备的管理。花城大道下穿铁路营业线项目受到了“天罗地网”的密集地下管线及上方接触网线的制约,施工中会影响施工进度也会增加安全管理风险。特别是为赶工期,临时调遣大量汽车吊、挖机、装载机等设备突击作业时,在这种临时性、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因素下,施工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挖断电缆、碰触接触网线等造成行车中断的事故发生。因此,首先要在机械设备动土前必须与各种管线权属单位取得联系,共同确认标识管线走向,在铁路设备单位人员的监护下,人工开挖井字型探沟,暴露管线并加以保护。其次是对所有临时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告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履行设备点火钥匙集中保管制度、来车停机制度、一机一人防护制度等有关规定,必要时还应做好机械设备及接触网线的绝缘工作。机械设备使用必须由持证人员进行操作,并进行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以此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进行。
        4.结  语
        桥涵下穿营业线施工在既有铁路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为施工涉及内容较多,而且需要开展架空、既有线下方深基坑开挖等高难度施工,因而导致其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营业线施工过程中,要给予安全施工管理充分的重视,明确施工责任,建立多种安全管理机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落实全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以此提升铁路营业线安全施工管理水平与质量。笔者将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总结营业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经验教训,为今后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5-2009。
   [2]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