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曹兵
[导读]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日益变大,建筑工程类型呈现多样化
        曹兵
        湖北联诺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日益变大,建筑工程类型呈现多样化。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系统化、精细化、全面化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各类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性质和特点提出了更加完善、细致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1.1 地基处理技术
        所谓地基主要指的是位于建筑物下方的岩体或土体,具有支撑基础的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和年限取决于地基施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建筑工程施工时,受地基复杂、多样等条件影响,特别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要求现场施工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对地基加以改良,以提升地基整体承载性能和稳定性能[1]。可见,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尤为关键。目前国内常用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土壤置换法。该方法的主要施工对象为人工手段所无法改良的土壤,主要是挖掘原有土壤,以满足标准的土壤进行填充,进而改善地基质量。
        (2)强夯法。强夯法是地基处理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形式,主要是依托于机械设备,反复打击地基土,促使其内部水分排出,压实内部空隙,确保地基的安全稳固。相较于其他地基处理技术,强夯法技术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便捷。
        (3)地基预压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真空预压,二是堆载预压。相较于前者,后者在日常施工中应用频率更高,该形式主要是将较重物体放置于地基,借助物体本身自重所产生压力,对地基土进行压缩,且在某种程度上可提升地基整体承载性能。
        1.2 土石施工技术
        由于土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土石成为建筑施工环节应用最为频繁的材料之一。通过对土石施工中所需生产技术的有效明确,可以减少土方石开挖和基坑施工过程中各类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土方石正式开挖前,需指定现场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分析,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进行施工设备和机械仪器的选择,以从根本上提升土石开挖工作的开展效率。图1为景墙土木施工中通过与实际施工环境相结合,选择合适的仪器,做好土石开挖的准备,之后又相继完成了其它工程项目,如,水泥砂浆粉刷工程、防水涂料工程以及挤胶施工工程等等。另外,若要确保基坑支护工作和排水措施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需严格依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相关要求,进行土石垫层的铺设,在保证开挖桩基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土石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
        

        1.3 防水施工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防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防水工作质量与建筑物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防水施工技术的开展便显得尤为关键。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满足以下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所选用防水材料需与国家相关标准及工程项目实际建设需求相符,特别是具有高性能和高耐水性要求的浴室和厨房等特殊区域需格外注意。近些年来,随着建材市场防水材料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防水性能,建筑企业需采用先进的防水材料和技术;另一方面,防水材料需经过2轮测试,第1轮测试主要是采购过程,相关采购人员需对防水材料整体性能进行检查,并对其与工程实际所规定标准进行比对,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后才可购入。第2轮测试是材料进入现场时,相关施工人员需对材料进行二次检验,确保达到测试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采用专业工具将墙壁上的灰尘和地板上的碎屑进行有效清除,以确保墙体和地面的光滑整洁;
        (2)将浸湿的滚筒刷在地板或墙壁上油漆,确保表面的湿度;
        (3)防水材料需涂抹3遍;
        (4)对整个防水结构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48h的闭水试验,确保防水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1.4 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技术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技术类型,若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不达标,将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增强对该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应与建筑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要求和特点相结合,对适用混凝土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另一方面,施工前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确保混凝土各项指标与实际应用要求相契合。此外,混凝土施工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问题,因此还需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拌和、检修、维护等各环节的管控,以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有效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2.1 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需自始至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特别是施工环节人员的管理,施工前需加快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与完善,针对各施工人员责任义务和职责范围进行有效明确,积极开展人员施工技术专业培训,在确保施工人员整体施工技能水平有效提升的同时,帮助其树立系统有效的质量控制意识。施工中为确保施工项目与实际要求相符,需积极构建相关检查机制,相关人员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开展施工作业,不但可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还可形成对建筑用户整体生活生产安全的有效保障。
        2.2 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案管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方案选择时除了要以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条件为依据外,还需对物资准备工作进行综合考量。与此同时,施工工艺处理时,需对实际施工所需施工器械进行有效明确,对具体的施工流程和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以从根本上确保施工方案效能的良好发挥。如果发生意外状况时,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3 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重点内容,严格把控施工原材料质量,可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首先,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需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既要有较强的实力,又要确保产品性价比,并对材料进行现场质量检测,确保检测结果与施工要求相符。同时,除了要对相关合作供应商生产资质进行检验外,还要通过抽样检测,将其中不合格材料进行有效清除,确保整体施工质量。此外,施工现场需做好相关材料储备工作,不断增强对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避免因材料管理不善所引发的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在具体施工期间,应合理选择、配置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度损耗。
        2.4 机械设备管理
        首先,要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型号,通过与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建设要求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但由于不同施工设备在各方面的差异,如功能、参数、结构、性能等,因此在机械设备采购或租借时,需将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艺等作为基础依据,选择与实际施工需求相符的设备类型。同时,还要注重对设备生产制造厂家的考察,选择具备正规生产资质的厂家。其次,应对设备进行正确使用与定期保养,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设备安全问题,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保证其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3]。
        3 结束语
        总之,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此建筑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施工技术以不断强化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进而提升项目整体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在类型和流程上趋于多样与严谨,对项目质量和施工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效增强和改善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成为平衡项目质量和效率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芳.新形势下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42-43.
        [2]李家丞,罗培,王小松,朱瀚,廖文清.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9):161-162.
        [3]孙志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9):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