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明
山东菏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菏泽 274032
摘要:在施工时充分地使用各项资源,不仅可以优化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借助管理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但是现阶段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所选择的管理形式还是比较落后的,难以有效地保障施工效益和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深入地进行创新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分析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创新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了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模式;应用;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包括工程建设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工程建设公司必须更加重视工程建设管理,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促进工程建设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不断提高工程和施工管理水平,建筑公司必须重视使用创新的工程和施工管理方法,以便他们能够合理地提高其工程和施工管理能力。工程建设的创新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工程建设各个领域管理工作的自主创新。工程和建筑创新管理的标准是,高层住宅管理者和建筑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概念。只有相关人员有一个创新的想法,他们才能计划和实施独立而创新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意义
1.1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商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市场竞争瞬息万变,信息化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发展机遇,但也同时让人们认识到“质量”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信息化的发展让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利益的获取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工程质量胜过一切,是一个企业立足行业发展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是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客观评价自身的管理模式是当下很多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为主流的大环境,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因此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会给企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壁垒。只有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科学、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才能打破围困自身发展的壁垒,提高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避免在这场大浪淘沙中湮没。创新升级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2.1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一般来说,中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内容复杂、工序烦琐,需要众多施工、技术人员参与建设。但如果建筑企业一味减少成本投入,选用综合素质不高的施工团队,加上建筑企业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无法系统地监管现场员工,就容易导致出现工程设备出错率高、工程二次返工问题频发、项目工期延后等后果,这样一来反而得不偿失。
2.2企业管理者未能及时更新管理理念
一般来说,可以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分为三部分:
一是企业对职员的管理
二是企业对建设工地的监管
三是企业对财政收支的管控。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中的决策人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继续沿用传统且单一的管理机制,导致命令执行效率低下,施工质量无法与同期工程相比。这些都是导致部分企业现代化发展受阻、竞争力普遍下降的原因。
2.3施工管理效果较差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看出,如今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大部分的建筑队伍在行业中缺少竞争力,而且难以给消费者建设高质量的建筑。
2.4缺少高素质人才,培训制度不够合理
建筑企业创新需要借助高素质人才,需要重视对于专业人员的培养。现阶段部分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法都不够合理,大部分都是在企业中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或者选择仅仅具备充足理论知识储备但是缺少实践的高学历人才,然而这部分人才难以给企业带来有效的创新和优化。不仅如此,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
3.1创新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需要联系国内市场调节制度来创新工程管理制度。不过要想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形式,就需要联系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大型建筑企业,要想保障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就需要设置专业的项目管理部门。不仅如此,建筑企业也需要针对负责项目开展监督和评价,合理地使用各项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建筑企业可以选择把小型项目分配到小型企业中,主公司主要提供安全监督和指导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升分公司的业务能力。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分配建筑企业资金,建筑企业也需要设置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控制制度,持续增强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
3.2创新组织结构
在建筑工程管理阶段要想能够更好地使用创新思维,就需要加强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创新,把建筑企业的不同要素增加到企业管理系统中,方便进行使用,使组织部门能够顺利地落实工作。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设置专业的工程管理部门,保障管理机构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此也有助于持续丰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现阶段也需要设置终身责任制度,掌握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职责,确保责任能够全面地落实,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不仅如此,还需要设置科学的奖惩制度,联系管理人员的实际表现来进行奖惩,有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3.3创新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方式
“信息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是21世纪的典型标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高效运转,生活砥砺前行。高效、便捷的生活得益于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同时它也使很多行业的发展正在受益,可见,建筑行业的创新也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在工程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全面监督管理,比如建筑工程的各个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等都能快速且高效的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监督效力,是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重要体现。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出发,建筑工程的管理要立足于法律规范,明确企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建设企业相关的法律文化,给企业人员形成重要的法律认知,从而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实施有力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实现自我监督的科学化、高效化和长期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创新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按照国家规定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严格杜绝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和人员安全问题。此外,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施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这是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收益的直接方法。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GPS定位、BIM技术等,通过科学技术能够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高效率的监督施工现场,若发生施工事故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是建筑工程安全、有序进行的必要保障。
结语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对企业来说具有深远的发展价值,管理过程的规范是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企业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大势所趋,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创新企业管理方式,高效配置企业资源,以增加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在建筑行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另外,通过运行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善工程管理过程,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能为建筑领域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根.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45.
[2]张颖鑫.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砖瓦,2020(8):74-75.
[3]李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20,2(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