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长友
身份证号-23022119850801****
摘要:生活质量的提升伴随着人们供暖需求的增长,暖通空调因具有节能减排的显著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在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对暖装空调的设计与施工造成一定影响。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以来,将空调安装纳入装配式建筑中成为业界重点关注问题,在市场供应与需求调节下,各企业纷纷投入到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中,但面对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系统功能等有所忽视,同时受到多元化因素影响,暖通空调的应用仍存在一定不足,设计技术及自主创新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施工;影响探究
引言
现代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优质高效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有效提升了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施工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明显了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通过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加强监管标准、组织、资金、人员等各方面保障,有效改进不足,进一步提升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为其实现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建筑预制构件进行现场安装施工的建筑,由于可重复拆卸和安装工程所需材料,建筑材料使用效率较高,可为工程节约成本,避免了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建筑行业发展中已较为普遍,且将成为未来建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房屋建筑施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增加了建筑外观的多元性和个性化。装配式建筑具有构件预制、结构功能齐全、施工效率高、施工要求精确度高的特点。建筑构件是在工厂预制而成的,同时利用了混凝土材料的兼容性使预制产品更加多元化,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其次,装配式建筑将材料和防水、保温、抗辐射等功能结为一体,由于全部构件在工厂浇筑完成,不受施工现场影响,前期预制和存放已去除了有害物质,降低了现场施工污染。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将预制构件生产、养护、存储、运输和吊装等放在一起进行,减少了施工操作面的步骤,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装配式施工对测量放线、孔位预留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出现细微的差错会导致整个建筑出现问题,须合理安排各项施工要素,使各分项目设计施工符合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的要求。
2装配式建筑下的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分析
2.1空调室内参数
暖通空调设计时应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在确保安全设计基础上充分考虑人体舒适度与节能效果,增强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充分考虑实际运用价值,对于空调加热而言,需确保均匀加热,同时以当下先进理念为基础完成自动化调节室温功能设计,由于不同个体冷热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结合实际优化空调参数。展开空调室内参数设计时,结合实际设计需求设定参数设置标准,尤其对于冬夏两季而言,其温度与湿度需符合人体表面舒适度,冬季室内制热不可高于22℃,暖通空调集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为一体,强调建立有益人体生存的室内人工环境,现阶段由于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湿度标准尚未明确,因此需结合施工当地环境调节湿度标准,夏季室内湿度需低于70%,而冬季室内湿度可适当降低比率,35%湿度为佳。
2.2水力平衡设备设置
水力平衡直接关系空调系统的运行,若出现水力不平衡现象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无法发挥空调系统的作用。为确保空调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可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运行能耗,定流量水系统可通过在分支供回水管道上设置静态平衡阀门来实现。对变流量系统而言,为避免系统流量大幅度变化,应采用旁通调节阀门对水力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水力平衡,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引用对象的流通能力进行合理选择和设置,对一些特殊现象,如多台冷水机变流量一级泵系统时,水泵贺机组共用相同的集管,应及时将电动阀门设置在每一台主机和进出水管道上,联合管道设备和水泵。
2.3系统设计安全性问题
对装配式建筑而言,建筑各项目的设计安全问题是重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须重视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包括设备的安全、设备使用环境的安全、人员安全、消防安全等。当空气中存在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或有传染性病毒存在时,会在空调系统的运转下不断蔓延扩散。暖通空调系统须规范设备安装技术、加强系统运行安全方面的管理,应加强对设备及其技术的研究,优化工程设计等。在建筑锅炉房设计时,要求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泄漏、可燃气体泄漏引发的消防安全等,科学设置事故紧急通风口和泄漏报警系统等。在消防安全方面须符合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应加强制冷系统安全运行消防设计优化。
3装配式建筑对暖通空调的施工影响探讨
3.1预制构件安装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构件的安装尤为关键,能够直接影响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而暖通空调涉及多条管道,因此需按照涉及图纸于预制墙体、预制楼板、预制梁安装中预留相应空调管道,并以实际管道定位与标高展开结构调整。在暖通空调管道与构件安装时,管道需穿过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时,可借助伸缩器保护原有构件,并以管道安装设计图为基础进行紧密连接,对于装有补偿器的空调管道,需结合相应固定设备展开位置设定,穿过预留套管时需确保供冷、供热管道通畅,规避暖通空调断接现象,管道安装完毕后需对墙体缝隙进行封堵。
3.2BIM信息平台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制作、安装的精准性,避免工厂预制与现场安装进度不匹配,对构件进行了全程跟踪管理,将构件逐个进行系统性归类编码,联合生产厂家应用二维码技术从构件生产、出厂、进场、安装以及灌浆等全过程跟踪监视,改善了构件库存及现场吊装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与高效交流。构件使用状态全过程扫码登记入库,并与BIM平台同步更新,结合BIM模型及进度计划,为构件的生产备料和供货计划提供实时依据,保证了所有构件使用状态的全过程管理,生产、安装不出差错。同时企业BIM平台和模型实现构件关联对接,通过上传每日进度数据的同步更新,关联构件产值自动统计归类,结合平台模型每个部位量化的特点,能更加精确地统计实际进度与产值情况,并辅以三维形式展示形象进度,更有利于制定纠偏措施,加强进度精准管理。
3.3施工安全管理方面
当前,我国尚缺乏国家层面上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政策文件,主要各地方省市颁布安全监管文件为主。然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当前出台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相关文件的地方省市数量较少,省级包括福建、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直辖市,市级单独出台包括广州与成都。出台文件地方及数量与装配式建筑体量存在严重不匹配。另一方面,在行业规范标准中,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管理尚未形成细致性、系统性的行业标准,各省市普遍存在缺乏适用的安全专业技术标准情况,难以为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指导和依据。
结束语
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应突出节能环保的理念,应注重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暖通空调系统是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的核心工作,未来暖通空调的设计应考虑其功能和使用效果,与装配式建筑联合开发和应用,选择经济环保性均较好的设计施工方案,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空调运行的效率,为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丁顺龙,李建辉,梁小南.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技术及效益分析[J].建筑技术,2020,51(01):14-16.
[2]陈凯.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技术[J].地产,2019(18):133-134.
[3]马锋.简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J].大众标准化,2019(12):43-44.
[4]李祥业,戴勇,邢佳嗣.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优势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3-4.
[5]周瑶,蒲兴帅,卓可星,隆清玲.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技术措施探讨[J].居舍,2018(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