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程
广州合锦嘉泓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企业不断提高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建筑质量不仅关乎企业声誉,而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究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管理至关重要,与其进度以及质量息息相关。同时良好的工程质量可以促进城市发展,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然而仍旧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施工管理中,而且因为地区之间有所差异,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出现很大区别。因此,需要加大工程管理强度,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1.1建筑业的施工特点所决定
1.1.1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较多
结合当前建筑业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工种依然利用手工操作方式,容易让工作人员感到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而导致提高操作失误概率,从而引发事故。
1.1.2露天作业较多
露天作业在整体建筑作业中占据极大比重,并且受到各个季节不同气候与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比如雷电、太阳光、冰雪等。
1.1.3高空作业较多
根据国家制定的《高处作业分级》来看,当开展建筑施工时,超过90%的作业是高处作业。
1.1.4立体交叉作业较多
建筑物结构复杂,同时建筑工程工期比较紧,一定要有机结合不同单位和工种,采取立体交叉施工的方式,倘若管理不到位、防护有漏洞等,极易造成伤害。
1.1.5临时员工较多
当下,建筑施工一线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一些工地甚至超过了95%,所以工人往往是临时的,由此造成安全隐患。
1.2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影响因素有气象、地质、材料、技术、机械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形,各个项目的施工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项目质量影响因素众多,特别是不可控因素,所以质量问题出现率高。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上存在严重缺陷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具有较强随意性。当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严格要求。然而当进行现场管理的时候,相关管理人员通常表现得十分随意,尚未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那么也就难以优化管理工作。
另外,大部分领导者有待强化质量意识,较为轻视招标环节,导致投标单位浑水摸鱼现象经常发生,所招到的单位能力欠缺,当开展施工时会违背建设流程,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同时,相对轻视监理环节,一些监理工程师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未严格监督,从而导致监理环节出现大量问题。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大部分工程管理者缺乏专业素质,并且管理经验不足,一方面导致工程管理无法充分发挥有效性,另一方面阻碍施工质量控制。
2.2施工单位缺乏责任心
其一,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讲,一味追求眼前利益,经常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选用价格低、不达标的产品,由此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其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味赶工期,为此发生违规操作,以浇筑混凝土为例,混凝土还未彻底凝固便进行下一道工序,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进度,然而却导致安全隐患出现,极易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1]。
2.3合同管理履行度差
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发包方与承包方都没有完全承担起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当增加工程量的时候没有汇报情况,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条件下改动合同或者违背其中的规定,时常出现违约现象。
3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加大施工管理强度,一定要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为对象,让他们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当实际开展施工时,需要针对各施工环节,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制定合理清晰的质量规定,全面、详细划分每一单位以及人员的具体职责。同时,围绕建筑工程项目领导者与经理,建立健全责任制,运用责任连带制度。
.png)
3.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
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角度来讲,需要不断强化他们在质量方面的责任意识,一旦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必须在第一时间汇报,并且科学合理分析隐患出现的原因,准确制定质量控制措施[2]。同时,加大学习力度,包括技术图纸、地质水文等,从而将这部分内容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建筑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还应该加强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比如索赔等,从而有效维护个人权益。
3.3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针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而言,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施工标准,特别是混凝土,应该选择水化热相对较低的水泥。当开展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恰当的配合比做好混凝土配比工作,有效控制入模温度,在浇筑环节应该科学振捣,确保不漏振或者过振。结束浇筑之后,需要覆盖保存,防止室内与室外温差超出限制。除此之外,严格管控建筑结构,及时准确进行施工测量,确保放置位置没有误差,完全根据图纸施工,并且严格管控设备张拉,防止发生质量隐患[3]。另外,严禁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进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严格检查,根据性能合理存放。
3.4完善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立足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发包方与承包方产生较大限制作用,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构建合同实施保证体系,有效执行各项计划,主要包括质量计划、成本计划等。另外,还需要深入企业之中,不断改善与优化其资质管理办法,有效处理行业结构,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劳务市场规范程度,根据国内建筑行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对相关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建筑企业一定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自己的专业性,制定与运用合理有效的对策,以此起到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进而让建筑企业在更大限度上获取利润。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已经成为提高建筑企业利润的一项关键途径,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管璐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20,(06):155.
[2]黄永棠.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华建设,2020,(01):52-53.
[3]高江海.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