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缪素梅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其建设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
        缪素梅
        身份证号码:32120219900911****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其建设技术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建筑行业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工艺和技术也日渐成熟,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体结构影响的是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其施工能否达到结构标准,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耐久性、功能性,为避免建筑主体结构所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建筑结构施工时,必须要严格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质量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走向,同时关系到我国民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本身就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检测方法,合理应用质量检测技术,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以主体工程为基本检测对象,借助现代化检测手段并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对建筑主体结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开展检测工作。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本质是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检测包括主体结构裂缝检测、腐蚀检测等,常规检测主要强调结构参数是否规范。主体结构的专项检测主要针对火灾、切斜、脱落等意外情况出现以后的偏差部位进行检测。另外,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看,检测的属性类别不同,检测对象也存在差异。只有充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性,才能确保建筑安全、稳定、耐久。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
        2.1外观检测法
        通常情况下,最先采用的是外观检测法来进行主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外观检测法实施时需由专业的检测人员来完成,这些人员通过对外观结构的分析和判定,来开展结构的初步检测。从检测内容来看,外观检测法重点检测的是以下方面:1.建筑结构的外观,来判定在建筑物中是否存在损坏、裂缝等肉眼可见的问题;2.结构构件的外观和尺寸观测,判断其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标准;3.各种材料的性能是否与工程要求相一致。由于外观检测法是由检测人员来完成的,且没有其他的辅助检测仪器和设备,也就使得检测结果的主观性非常大。
        2.2关于建筑工程砌体结构的检测
        在检测建筑工程砌体结构时,需要将检测项目和指标放在检测建筑工程砌体结构的砂浆抗压程度。可参考上文的标准对砌体结构进行第一次检测,在密度和混凝土结构上进行相关的检测,包括复检时也是要按照普通检测的参考检测数量进行检测。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把控建筑工程施工的建筑材料,这也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而考虑,千万不能因为些许的蝇头小利而留下巨大的隐患。
        2.3钢筋保护层检测
        钢筋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抗剪、抗弯拉能力,对于不同特点的建筑工程,钢筋的使用位置、数量以及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区别。技术人员应该重点关注钢筋保护层的施工检测工作,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利用电磁场理论对其输出电压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精确检测钢筋的位置,进而推测出保护层的厚度,将其与技术建设标准进行对比,就能够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的主体质量问题。
        2.4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的韧性好,强度高,材质均匀,这些特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无法比拟的,钢结构的检测过程中,重点是要进行强度、性能和变形等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结构中,普通土层表面、防火层表面和金属板表面等均采用的是钢结构,目测法可以进行钢结构的外观检测,而焊接结构的检测方面,要重点对焊接接缝加以检测,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3.1施工阶段
        技术人员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合理开展质量检测工作,这样才能够掌握主体结构的重点,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质量评测,对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材料进行重点检测,尤其应该关注建筑主体的下沉情况。在沉降的过程中,正常的沉降并不会影响建筑主体结构,但是如果发生沉降的位置存在一定差异,就会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技术人员在此阶段进行建筑主体检测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建筑的水平部位与基准点,每天对参照点与基准点的夹角进行测量与记录,如果数值发生了变化,则及时停工进行处理。
        3.2应用全过程施工质量主体结构检测方式
        首先,应加强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施工事前控制,事前控制指的是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开始前准备工作的检测质量控制,其中包括充分掌握工程的基本特征,并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对工程总体目标进行明确,设置相应的工程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施工质量管理标准,设置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程序。其次,应做好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内容,由于施工环节相对较为烦琐,因此任何因素都会对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时,应尽可能将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解决,确保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影响。此外,还应对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避免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入场。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技术控制。最后,需要做好事后控制工作,较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来说,事后控制同样非常重要。当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其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对其进行解决,必要时还需要返工处理。
        3.3新建建筑质检要点分析
        对新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检时,除了可采用与既有建筑物相同的测试方法对部分已完成的结构构件进行检测外,还可通过对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的测试来获取相关结构强度的检测数据。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期间可实现提取少量混凝土,并将其注入测试模具中从而形成标准的试块,待试块按要求保养一段时间后便可对其进行各类力学性能的测试。目前,对混凝土试块的力学性能测试多采用万能力学测试仪。该仪器能够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拉、抗剪、抗压等多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工作。在测试仅须将试块固定在测试仪器的卡扣上,并在测试仪的电脑上选择所需测试的项目内容,仪器便可自动开始测试工作并将测试数据直接显示在屏幕上,部分先进的型号还可直接生成标准化的报告书。
        3.4竣工阶段
        要想成功实现竣工,技术人员还应该从不同的方面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尤其是室内规划与外形结构。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的主要结构为混凝土结构,因此经常会出现裂纹与空洞的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对整个建筑的强度产生影响,进而破坏建筑的承重能力。技术人员在对其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采用观测法,对建筑结构进行测量。当建筑外观观测不到裂缝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使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再次检测,使用超声波设备探知构件的质量情况。要想提高建筑构件质量,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主体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完成验收工作,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验收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语
        对建筑物主体结构开展质量检测,不仅有利于保证国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对部分新建建筑物采取适当补强措施,从而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周期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洪凯,董油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0):92-93.
        [2]葛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2020(9):215.
        [3]王泽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分析[J].中华建设,2020(8):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