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孔德培
[导读]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孔德培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一直以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既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也损害了参建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开展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从根源消除建筑工程的各项隐患,是确保建筑工程正常、安全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材料,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受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影响,在使用不恰当的情况下会引发混凝土裂缝,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此,在开展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控制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并根据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1控制建筑工程裂缝的重要性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开始涌现出大批大规模建筑,这就促使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显著增加。很多研究者加大了对混凝土技术研究的力度,越来越重视裂缝问题的分析和预防。根据裂缝危害特点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类型,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贯穿裂缝,其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不及时处理表面裂缝,则会持续发展形成深层裂缝,甚至进一步形成贯穿裂缝。因此,无论是何种裂缝,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避免裂缝发展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
        2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分析
        2.1材料选择不恰当
        第一,砂石和水泥材料配比不合理。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共同组成的,材料的配比组成深刻影响混凝土质量。从建筑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混凝土强度不充足,拌合料的性能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砂石材料质量不合格,最终使得建筑混凝土施工出现了施工质量问题。第二,混凝土中有大量的水分。水分在蒸发之后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同时,在水灰比比较大的情况下水泥砂浆会变得稀少,稀释的水泥收缩性比较大,最终会使得整个工程施工出现比较大的开裂。第三,混凝土粗细骨料含泥量比较大,骨料颗粒级配不合理,最终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增大,最终加大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在工程施工中有时施工人员会在其中加入外加剂,但是外加剂的使用量不容易把控,一旦使用不恰当就会增大混凝土的干缩缝,最终加大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2施工过程
        建筑施工涉及环节众多,针对不同环节所使用材料、机械和工艺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工艺技术应用方面,一旦出现工艺技术使用不当、没有遵照施工规范操作、质量管控不严等情况,裂缝问题也会频频出现,尤其是针对混凝土施工,无论材料配比、振捣浇筑、后期养护哪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引发裂缝问题,并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3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对策
        3.1合理选择材料
        根据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等级,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粗细骨料,粗细材料要在使用前对含泥量、含水率、有机杂质等进行检测。宜优先选用中粗砂、粒径合格中小石子,砂含泥量小于3%,中小石子含泥量小于1%。同时,对石料强度进行坚固性试验,保证强度不低于60MPa,对泥土含量超标的粗细骨料进行冲洗,检验达标后方可作为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在使用前应经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其掺加比例。同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组分,进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3.2强化对于过程温度的控制
        很多裂缝产生的因素均与温度息息相关。(1)通常入模的温度应控制在30℃~36℃,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控制在小于50℃的范围。(2)控制好单次浇筑的厚度。尤其在天气温度较高时,控制厚度的主要原因是利用浇筑层及时散发热量,厚度控制好其散热的效率就会得到有效提升。(3)科学利用冷水技术。对于碎石材料可以实施冷水冷却,确保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可采取边施工边冷却的方式,如在建筑物表面喷洒冷水以冷却降温,达到较好的控温效果,避免内部温度升高而产生裂缝。(4)适当加入塑化剂以控制水泥的含量。水泥含量低了,自然其产生的热量也会相应变低。(5)施工环境也非常重要。避免温度较高或较低的天气,夏季应尽量选择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施工。
        3.3缩小混凝土的约束力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会出现较大的约束力,通常来说主要有内部约束力以及外部约束力。首先要想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约束力,就需要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应力。而混凝土的外部约束力则表现为,混凝土在实际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进行大量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流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厚度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也就越差,从而产生较大的外部约束力,为了降低外部约束力,能够使用分层浇筑、在浇筑中增设滑动层等方式来解决。
        3.4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结构受剪力与弯矩较小处确定施工缝的位置,选择的位置便于施工,一般适合在水平面或垂直面设置。具体的处理要求如下:第一,分层分块浇筑混凝土,出于浇筑一体化接缝混凝土的目的,在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喷缓凝剂于表面;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高压冲水机将表面浮浆冲洗干净,再喷洒一层清水养生。在完全浇筑好混凝土后,使用凿毛或用高压水枪将浮浆、毛面冲洗干净,同时设置接缝钢筋,保证混凝土结合面更好地粘结。第二,关键位置及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合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需要具备抗渗能力的混凝土,应制作为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若施工缝为斜面,则适合浇筑或制作成台阶状。
        3.5增强结构的抵抗变形能力
        利用UEA或CSA混凝土外加剂补偿收缩特性是膨胀加强带应用的主要原理,可以达到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效果。在具体施工中,膨胀混凝土要采用比浇筑混凝土高一级的混凝土,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最大的位置设置膨胀混凝土,以此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目的,从而提升混凝土强度、防渗性能等。在浇筑带内、带外混凝土时,充分利用混凝土补偿收缩的作用,控制好内外预压力,通常按照0.5~0.7MPa的预压力进行施工。
        3.6有效管控混凝土的硬化过程
        在混凝土建筑中,保温隔热措施在减少混凝土裂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承包商应有效地减小混凝土块之间的温度差、缩小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并限制混凝土硬化时混凝土块上的应力。热应力的降低和温度的降低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和提高强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裂缝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如果裂缝比较轻微,裂缝只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外观,不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果裂缝比较深则是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最终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管控,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子情.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水泥,2020,(02):30.
        [2]林清伟.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四川水泥,2019,(08):19.
        [3]井雪锋,赵科立,魏武强.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8,(04):108-109.
        [4]周宗义.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9,0(07):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