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革
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3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施工技术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有很多施工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施工安全,部分监理单位不能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工程建造过程中只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才能够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安全管理模式;新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加强把关,促成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以及规范化,满足社会群众要求。在最近这几年以来,建筑工程行业当中创新改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不过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较为显性的问题,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监管体制,依照社会发展进程予以持续性的完善,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
1.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据调查发现,在建筑生产中,大部分的安全事故成因,都是工作人员自身的疏忽引发的,人员因素如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效果会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将可以得到保证,这也是当代建筑企业的主要工作方向。建筑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施工内容复杂,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由于建筑施工工作量大的特点,一些能力较强以及高学历的人才很少从事建筑施工,建筑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素养不足的情况。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群体,主要来自农村务工人员,这个群体也被称之为农民工,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都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安全意识不足,无法识别建筑施工过程中蕴含的风险,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施工规范性难以得到保证,不文明的施工行为频繁发生,这种情况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安全管理措施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给工作人员自身带来风险,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安全管理的核心,只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作用。但是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时存在不够全面、可行性等情况,导致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还会由于制度问题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比如在安全管理的职责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落实,导致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混乱和冲突。安全管理措施无法切实执行也会造成安全管理作用的降低,甚至是由于安全管理措施与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不相符,如果要达到安全管理要求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1.3技术角度的风险
首先,因为建筑工程风险隐患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特征,其中有一部分风险隐患是会发生在技术领域的,比方说施工设备运作不畅(多数都是租赁设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设备本身的性能)、材料堆放不合理导致材料受损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施工地区处于较为极端的气候带或者地质特征但是没有配备对应的适合材料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建筑企业自身忽视管理问题所造成的,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不重视工程安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且也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2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强化策略分析
2.1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素养的缺失,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阻碍。在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为了实现安全的建筑生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建筑企业要注重人员素养的提升,把人员因素对建筑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企业方面在招收工作人员的时候,要适当提升用人标准,不能一刀切,根据人员的意向岗位,对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简单的考察审核,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坚决不能进入工作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差的人员拒之门外,初步的减少人员因素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在人员确定以后,要对其进行上岗之前的培训,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建筑企业一定要细致地对人员进行培训,在上岗之前,强化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建设工程的施工中。另外,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企业要定期给工作人员打“预防针”,避免工作人员出现精神上的松懈,产生施工漏洞,在一些危险施工段开展之前,管理人员要把工作人员组织到一起,对工作人员讲解这部分施工内容的注意事项,进一步的强化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项目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
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后,还需要确保管理制度能够确切落实到实际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才能够有效达到安全管理制度的理想作用。首先要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充分掌握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并能够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处理;其次是建立起符合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配套组织结构和制度,包括小组责任制、奖惩制度等,能够使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之中。还能够形成互相监督和互相促进激励作用,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践行程度。
2.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交底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工程设计内涵,保证施工工序更加标准化。因此,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施工进程、工序特点等,从专业角度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安全隐患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保证施工流程更加规范。此外,提前制定工程应急措施方案,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保证技术交底工作不会出现遗漏问题。针对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围绕工程建设情况制定培训内容,确保这些培训内容具有法律效应,将培训过程以存档影像资料的方式妥善保管,以备后续工作检查使用。只有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且保证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位,才能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2.4制定安全标志
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建筑企业有必要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力度,制定相关安全标志,规范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企业安全标志能够展现企业的文化特征,安全标志有安全信号、安全徽章、安全标注性建筑以及安全板报等,建筑企业制定安全标志后,能够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引导,保证施工人员工作符合安全管理要求,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安管理工作,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防范和处理,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得到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对施工现场安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为了达到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对安全管理的体系、制度和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慧琴.新时期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有效策略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