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张明媚
[导读]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取得良好的成绩。
        张明媚
        身份证号:13022919920707****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建筑企业必须提升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对造价的管理来更好地保障项目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对BIM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在造价管理中的优势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措施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中传统的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辅助绘图所替代,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预算、施工、成本管理后期维护过程中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使得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与此同时,管理者借助BIM技术可以对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高效处理,使得项目施工和管理数据实现了精确化管理,从而对建筑工程成本管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节约大量的企业生产建设成本,使得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参与各方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BIM技术概述
        从本质上来来看,BIM技术是一种信息模型,通过在运用中建立虚拟模型,充分整合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把不同部门和环节的数据集成起来,同时构建建筑项目信息库。管理者通过对BIM做具体分析可知,BIM就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然后运用数字化技术把一个具体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建立起来。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了建筑物构件的尺寸、属性和状态等方面的数据,同时建筑工程的非构件对象状态信息也可以被纳入信息库中。借助这个三维模型,使得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这样可以使工程项目的相关参与方借助平台交流并沟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的优势
        2.1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在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中,管理分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项目建设数据共享平台,造成一些重要数据无法共享,信息的协同性处于较低的水平。管理者运用BIM技术可以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项目信息的共享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这一技术也促使建筑行业的信息实现了透明化,进而有利于把建筑工程管理成本降低下来。
        2.2工程量计算更加精准、效率高
        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工程量进行精确的计算。管理者运用BIM技术让计算机承担这项繁琐工作,借助专用软件实施3D运算,并整合实体扣减等多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效率,计算过程也可以按照国家工程量计算标准来进行,使得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3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造价信息缺乏共享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数量庞大的部门和机构,几乎所有的项目参与方都会牵涉其中,如果各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以及生产技术和管理中存在某些不确定性问题,就会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很难实时掌控工程造价信息,使得造价目标无法很好的统一起来,就很难对工程造价进行精确的计算。如果对造价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则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无法规范有序的进行,由此出现的大量数据失真不利于企业内部工程造价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进而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3.2工程造价管理与市场脱节
        目前,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往往很难实现对采购价格的动态管理,而是由各地区主管部门制定工程预算数额,这种做法在具体操作中不能参照市场价格准确调节材料购买价位标准,造成采购价格不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物价水平,并导致指定采购价格的现象出现。这种管理方法目前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了不利的影响。
        4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中的运用策略
        4.1造价集中化管理
        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很难做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是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通过BIM技术软件,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传统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解决。例如,BIM技术有效解决信息共享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力度,增强了建筑材料在市场当中的透明度。BI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工程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准确度,保证成本计算精确度。通过BIM技术生成的各种成本数据,可以直接转化为电子信息,为成本控制管理人员提供电子版信息,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状况,对BIM模型进行适当调整,不需要进行重新构建,节省成本数据再次录入的时间及次数,确保各程序之间的连接,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4.2工程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决策阶段是重要的环节,通过BIM技术可以快速检索决策需要参考的数据,可以从BIM模型获得项目的各种项目参数和工程量。将项目参数和工程量结合,查询指标数据库或概算数据库,可以快速计算出准确的概算价,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把工作效率显著的提升上来。通过BIM模型进行不同的设计方案论证,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保证项目花费的成本处于最低水平,造价工程师进而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测算出各个设计方案的概算指标。
        4.3工程投标阶段的应用
        工程投标阶段时间有限,造价人员在核对清单以后,还要在合理化报价方面花费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在运用BIM技术计算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首先,建立相关模型可以用revit软件来进行,然后把算量软件研发插件导入进去,运用revit模型导入专业软件来实施工程量的计算。通过运用BIM技术,还可以使用PKPM结构计算模型来进行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并可以使配筋设计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就可以把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起来,再配合使用钢筋算量计算软件,把其数量和价格计算出来。
        4.4 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主要将 BIM 技术与数学模型结合通过工期 - 资源进行成本优化,最终确保道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优化的合理性。本次道路工程总工期为540天,按照“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方式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优化。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道路工程进行虚拟施工,利用 BIM 技术可以及时获知工程量以及各种资源用量等,能够计算出工程任意时刻的工程量,并以图标的方式显示出来。本项目的以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为例,利用挣值法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偏差分析、调整等。
        结语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在造价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计算偏差,结果难以精确。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BIM技术为支撑,对工程全阶段的控制流程进行再造,并结合市政道路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升,最终确定全新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有效解决目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7):170.
        [2]杜慧慧,马瑞彦.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2):117-119.
        [3]王小龙.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8,25(9):97-98,101.
        [4]陈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B,2018.(04):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