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郭莉 张敏明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
        郭莉  张敏明
        宁波市律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与日俱增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对于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相对不够完善的地方。目前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的领域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模式: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现阶段在我国主要实行的是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这在各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然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被西方国家广为采用,也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大力支持。本文首先分别分析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征,最后详细的阐述了两种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的差别。
        关键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特征;比较
        1.引言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所获得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受到大多数施工企业的重点关注。目前阶段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主要存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两种模式,并且每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都具有其本身的优点和缺点,我国主要实行的是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然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但是我国在实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我国对两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尽快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征
        2.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没有合理的决策依据:由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将重点放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的造价方面,从而忽略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如果从短时间来看,对这个环节造成的影响并不严重,但是从长远来说就会极大的增加成本的投入;②在管理的理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我国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有着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但是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没有给出充分的依据,尤其是在运营维护的成本方面没有做出精确的计算,这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2.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①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因为这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仅考虑到整个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而且还考虑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和建筑工程项目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能够科学合理的管控造价成本,另外这还能够对成本进行跟踪和审计;②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分析更加的全面:由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不只是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对于决策阶段、运营维护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理论体系更加的科学和全面。


3.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间的比较
        3.1在管理理论方面的比较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为基础的,结合相应的集成方法,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整个项目的运营和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造价控制,这从理论的角度考虑更加的全面和完善。然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则是重点关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阶段,从而忽略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后期的运营和维护阶段,并且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结构,这样以来则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大大增加。
        3.2在项目决策、方案设计方面的比较
        我国以往所使用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注重的是对短期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然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则是投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极大的扩大建筑设施的使用价值,这在建筑施工项目的决策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如果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能够将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计算的十分准确,并且站在长远利益的角度来提前优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
        3.3在施工方案有效实施方面的比较
        通常情况下,对于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而言,在施工方案的设定方面缺少一定的动态性,这就导致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时无法给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另外由于施工方案临场的可调性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在最初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以及施工项目的设计不具备科学性。然而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施工方案的临场调整方面更加的灵活,更加具备科学性。
        3.4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比较
        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建筑工程项目设施的使用寿命以及其最大的使用价值,尽可能的为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施工方案的规划设计方面更加具有合理性,注重选择优质的建筑施工材料。例如在选择装修材料的时候,侧重于选择绿色无污染的环保材料,在生活中和工作方面使用大量的节能设备和能源,但是如果考虑到建筑项目的运营和维护,能够将遗弃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然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不能够将建筑设施结构的使用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不仅极大的增加了成本的投入,而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涵盖的内容十分狭隘,并且环境友好性相对比较低。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我国广泛使用,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比较于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而言,在理论的构建、工程项目的决策以及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势,如果从长远的利益来讲,更加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在各个地区大量推广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有效的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22.
[2]韦正善.关于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探讨[J].价值工程,2018,37(32):62-63.
[3]顾洪彬.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9):35-36.
[4]万腾.全过程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较分析[J].居舍,2017(26):112.
[5]李秋香.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探究[J].居舍,2017(21):112.
作者简介:郭莉(1978-04-05),女,汉族,籍贯:河南唐河,当前职务:造价工程师,当前职称:造价工程师,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