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杨家旺
[导读] 煤炭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杨家旺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   河北  唐山  063108
        
        摘要:
        煤炭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煤矿经济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值得广大研究人员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将从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展开论述,然后分析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的现状,最后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发展方向
        前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站稳脚跟,就必然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才能确保不被社会所淘汰。在煤矿行业中更是如此,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避免煤矿生产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满足绿色生产的发展理念。因此,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深入研究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意义。
        一、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概述
        (一)概念
        通俗来说,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主要就是指运用先进技术或设备对煤矿的生产作业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与操作,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的稳定性。具体而言,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包括的内容非常多,需要利用各项信息技术进行生产作业,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等,以此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高效完成,实现煤矿生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二)意义
        众所周知,煤矿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对其的安全生产要求非常高,不仅要保证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同时还需要确保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符合标准。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能够应对煤矿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包括采掘、机电、运输、排水、物流供应、地质勘探以及环境保护等等,同时也能为煤矿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我国煤矿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井下安全生产作业技术支撑脆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也得了进一步改善,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都给煤矿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运用的范围还是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对于井下生产作业来说,能够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信息技术、电子设备还较为落后,无法充分满足井下作业的安全需求。另外,在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中,信息化的运用更是十分欠缺,仍存在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井下作业,且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导致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软硬件研发与服务保障系统滞后
        近几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涉及到的监控系统、调度系统以及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了我国煤矿行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步伐。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是面临着一些困境,制约了煤矿行业的发展进程,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对于各项技术的研发力度还有所欠缺,研发力量薄弱,缺乏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软硬件设备以及服务保障系统都还有待完善,导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升级受到了制约与挑战。


        (三)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与发展目标
        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部分煤矿企业还存在对信息化技术认识不足的情况,因此在制定企业建设规划与发展目标时,往往会忽视信息技术这一块内容,缺乏针对安全生产信息化政策、技术标准等的制定与研究,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投入不足,难以发挥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对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实质性意义。另外,缺乏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也是影响煤矿企业建设规划与发展目标无法统一的重要原因。
        三、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明确总体发展目标
        俗话说“没有目标的生活,如同没有罗盘的航行”,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必然需要明确自身总体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按照目标制定企业规划,一步一步实现最终目标。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总体发展目标,确保相关人员都能对这一目标有一个全面且清晰的认知,并严格按照目标要求进行各项施工作业,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促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煤矿企业内部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的统一性,以此来规范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效果。
        (二)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
        如前文所述,煤矿生产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其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也很高,想要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还必须要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针对人员技术能力的安全教育管理和培训系统、针对安全生产作业的事故统计和调查分析系统以及危险预警系统等等。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总体发展目标,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来合理的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以减少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煤矿企业的长效发展。
        (三)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我国常见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有四种,包括KJ4检测系统、KJ95煤矿综合监控系统、TF200监控系统以及HI-MASS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以及运用范围都有所不同,需要结合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还需要完善其安全生产的监管系统,以促进我国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健全,从而可以更及时地解决煤矿生产中各项安全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促进煤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实现煤矿行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四)创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从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其管理模式还是面临着一定问题,无法充分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还应当考虑到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完善,通过对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来制定更符合煤矿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效率。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落实,利用先进设备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价值,优化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创新与发展,从大方向出发,能够极大地推动煤矿行业的长远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运行。从企业自身出发,则可以有效控制企业在安全生产上面的成本,避免时间和人员的浪费,同时也能为煤矿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企业整体综合效益的明显提高。因此,必须要重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建立,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促进煤矿行业的系统化、智能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月旺.探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态势[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149.
        [2]高小川.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2):10+12.
        [3]于平.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及未来发展方向[J].机械管理开发,2015,30(07):117-118+121.
        [4]陈翠娥,王业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态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4(11):56.
        [5]吴卫兵.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未来态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1):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