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津
身份证号:37152119911008****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支模施工工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高支模施工工艺应用的难度较大,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部分施工企业和建筑单位在运用高支模施工工艺时,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基于此,文章就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仅供相关施工企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逐渐呈现出大型化、高层化发展趋势,在建筑使用功能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对模板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传统模板技术时,安装模板的搭设高度、跨度较为有限,很难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可以全方位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切实保障工程质量。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模板来给工程进行整体的支撑,其支撑的工程搭设一般要求高度在8m及以上、跨度在18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不得低于20kN/m、施工总荷载不得低于15kN/m2,这属于高大模板支撑,也属于高支模范畴。由于高支模工程往往是在高空进行施工作业,非常危险,因此需要有相应的高支模技术。除了技术上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还要提前预测和防控这一项目工程的风险,如此才能有效保证人员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工艺,往往会出现位置、标高或尺寸方面的偏差,究其原因在于施工人员的施工与施工图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根据施工图纸,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具体而言,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必须认真进行支架的设计计算,完成计算并确保结果的精准性后,才可以进行测量放线作业。完成测量放线作业后,就可以进行立柱定位作业,然后进行支架的搭设和龙骨的安装,之后就可以进行模板的铺设,铺设完成后,还要进行模板支架的检查工作,以确保质量。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内容
3.1材料准备工作
在建筑物和装修项目中使用的材料存在一些差异,但也有很强的相似性。用于各种模板建筑工作的高支撑胶合板通常约为18毫米,并且它们之间有支撑钢柱,以充分确保建筑项目的基础牢固。工程项目的技术专家应进行全面调查,对不同的主要材料进行逐一比较,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材料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六速手动变速器进行比较,购买前,应确认钢棒的高硬度等规格,紧固件的高硬度等规格,即使市场价格也应与价格和资本预算一致。在新的现场施工计划的详细设计的早期阶段,如果没有正确选择基础材料,则必须及时更换,以确保每个项目施工中的所有建设项目都具有较高的整体质量并且没有潜在的安全隐患。现在,在粘接细节的设计中,应根据各种建筑物的整体规模,形状和大小来考虑厚板的厚度和规格。平板的厚度和硬度不应盲目追求,否则会影响大型建筑物的整体施工工作。
3.2搭设支撑架
支撑架的搭设工作是进行高支模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操作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支撑架搭设时,必须逐排通层搭设,同时还要确保立杆与水平杆之间连接的稳妥和牢固,且确保纵向、横向扫地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高度不能超过20cm。此外,四周的立杆支撑也要设置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剪刀撑,脚手架立杆垂直度的偏差也不能超过50mm,如果是较高的H段立杆,其偏差相对值也应保持在H/600以下。并且在扣接剪刀撑与水平杆时,搭接的长度不能低于1m。
最后,相邻的2根水平杆接头也不能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中,需要保持超过50cm的距离。为了保证支撑架的安全和稳定,还需要借助已浇筑的构筑物来进行连接。
3.3高支模检查
在高支模安装完毕后,为保证后续模板施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需要开展全面性的模板检查工作,标记、处理所存在问题,具体检查内容为:对模板中各处构件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检查高支模板表面平整性与结构稳固性、检查各处立杆是否处于落地状态、检查并清除模板内分布的杂物、检查支架间契合度。在高支模板检查通过或是所发现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后,再将高支模板投入使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3.4体系验收
在完成高支模架施工之后,还需要对其质量和安全进行验收。其中模板的材料、支撑间距、垂直度、剪刀撑和扫地杆等是否得到合理的设置是重点验收的内容。同时,还要及时测算模板的安全系数,必须保证其大于3。此外,模板验收的重点内容还包括重点部位的承重能力和对接部位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因此,项目技术总负责人要对高支模板体系的验收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和把关,并且要以书面的形式将验收的结果上报给项目经理,一旦结果不符合项目要求,就必须对其进行整改,然后重新搭设模板。
3.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模板施工作业中最主要的一种施工方式,采用这一施工方式必须严格控制时间,调整基本顺序。为确保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且施工设计要以不同的作业点为依据。在正式施工之前,要确保各作业点的整体安全,企业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安全技术全面交底工作。在运用高支模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不同的施工现场需要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施工场地的方案并进行审定。一般而言,梁板的混凝土和墙柱的混凝土在浇筑时需要分开和分层进行,作业人员需要等墙柱混凝土的浇筑达到了70%的强度之后再开始梁板的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技术关,以保障工程建设的品质符合标准和要求。另外,墙柱的混凝土浇筑要分层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每一层浇筑的厚度为50cm。浇筑时要严格遵守施工顺序,必须保证上层的混凝土的凝结达标之后再进行下层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需要两次做好,不能一次性完成,要全面保证它凝结的强度符合标准。而梁和板的混凝土的浇筑则可以同时进行,梁的各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小于40cm。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止安全责任事故出现,需要避免各工种聚集在一起,因为这样会导致局部超载偏心。
3.6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高支模工程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偶尔出现模板倾斜失稳、滑塌等工程事故。虽然在方案制定、审核环节通过专家论证可以降低各类工程事故的出现率,但却无法彻底消除施工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应及早构建起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预防各项问题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要想提高该施工工艺和技术应用的水平,施工企业还必须掌握各环节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点,在施工前在科学制订质量管理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执行该施工方案。同时,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爱红.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4(10):169-170.
[2]王泽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2(6):55-56.
[3]唐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62.
[4]朱迪明,郜清宇.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556(3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