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王海林
[导读] 目前,因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创建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拥有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王海林
        身份证号码:37078219901122****
        摘要:目前,因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创建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拥有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需要加大对建筑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管理到位,最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及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改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作用;质量控制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及意义
        1.1 施工管理内容
        从目前发展现实状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包含的内容大致可分为3大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是重要基础,材料品质的优劣将极大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体施工过程中,材料采购者需依据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建设标准和要求来挑选相应的材料,其和材料厂商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第二,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中坚力量,在工程领导决议及具体施工内容落实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保障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施工,就要为其配置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者。第三,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管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包含的流程极多,如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施工器械材料挑选、执行的质量标准及工程施工检验手段采用等。其同样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成效。
        1.2 管理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化水准与城市化发展呈现同期增长的趋势,并且在这些数据身后,各大建筑工程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机遇,对我国社会建设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落后,无法顺应现代化要求,所以,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企业来讲,发展和运用更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急需关注的重点问题[2]。
工程施工时,每个技术交底和生产组织环节都和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在哪一环节出现故障,都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效,给建筑工程企业造成一定的收益损失,严重的会造成质量事故。所以优化和革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和作用。
        2 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重视程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忠实度不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程施工期间,部分建筑企业过分追求建筑施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盲目追赶工期,这种管理行为使得建筑工程虽然能够按时或者提前完成,但是在建筑质量方面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在建筑后期的开发应用中很难满足用户的建筑安全需求。
        2.2 缺乏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度
        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就是有相关制度进行约束,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在相关制度的落实与贯彻方面形式主义严重,在企业领导层对质量管理不重视的情况下,下级工作执行人员在现场施工管理中也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也没有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完善施工管理体系,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得质量管理目标无法有效落实,当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时,管理人员也并不会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而是相互“拍皮球”,对问题进行敷衍逃避。
        2.3 施工技术落后及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技术、设备的更新应用方面更加迅速,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并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但是部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就现阶段来说,这很难满足用户的住房需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行业的高新技术普及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下,使得在部分建筑施工环节中常常会用经验来开展施工工作,缺乏科学、理性的技术指导,使得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改善策略
        3.1 创建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为有效增强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与施工质量,首先应创建良好的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项目里,分包是最常见的工作项目,进行分包能够深层展现工程施工进度的效率性,但同时也可能会给工程管理上带来困难。在此情况下,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就需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并进行充分的落实。经过工程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范围和职责会更为明确,把工程施工当中的权责进行有机统一,充分贯彻建筑工程的管理责任制。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分包时,要避免进行细碎化的分包,强化分包项目间的配合和协调,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此外,在进行管理时,管理工作者要创建正确、科学的管理标准和目标,强化自身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意识,由此才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并且,工程管理者要全面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健全工程管理体制过程中,要重视以下2方面:第一,要依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工作者的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使其拥有健全的管理根据,确保每个管理岗位的职责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施工管理工作者只有清晰知道自身的工作任务,才可更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能力与效率。第二,确保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工作达到国家标准,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更优。
        3.2 重视监督与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比较复杂,涉及不同的因素及内容,若想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做好监督非常必要,随时掌握工程建设情况,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开展管理工作,实现动态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3.3 完善工程监理的保障机制
        工程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完善监理保障机制,确保监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与有效执行。首先,应该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人才的支持下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理效果,满足当前的施工质量管理需求。具体的工作中应该经常开展监理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得监理人员全面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在自身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完成监理任务,形成系统化的监理形式,完善人才的保障作用。其次,应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投入充足的监理工作资金,采用先进的监理数字化、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保证资金的充足性,形成良好的资金保障作用,促使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应该完善监理工作的基础保障体系,按照施工质量的管理需求,构建相应的质量监理模式,确保各个部门和人员都能够配合监理工作,从根本上增强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质量。
        3.4 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施工成本进行科学控制
        建设单位应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成本控制时,应明确各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以保证本工程各施工环节达到科学控制与管理的目的。构建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分析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以保证成本分析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对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系统进行优化,并进行改进。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机制具有节约成本的功能,对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建筑工程项目对施工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自身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作出改善,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为我国每一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建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通病及防治对策[J].四川水泥,2021(02):132-133.
[2]海原.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1(02):18-19.
[3]单新.BIM管理理念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1(02):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