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盛胜
东莞市永佳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7328
摘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本文在结合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经研究表明,通过应用这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为最大限度提高施工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引 言
目前,随着混凝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公路工程施工逐渐走上商业化经营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凝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与工程施工现场搅拌施工相比,混凝土搅拌站的出现和应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为了充分发挥混凝土搅拌站的应用优势,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求,如何科学管理设备技术质量是施工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作用
1.1 提高搅拌站设备的竞争力
混凝土搅拌站设备运行性能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甚至还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运行性能,尽可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要重视对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从而打造安全、可靠的施工作业环境,为进一步提高搅拌站设备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1.2 搅拌装置优化管理
搅拌站设备与施工作业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加强对技术质量的有效管理对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搅拌装置优化管理作为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人员需要对其给予充分重视,为保证混凝土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施工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基础管理
混凝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培训工作、信息工作和计量工作。混凝土企业一线技术力量比较弱,专业水平较低,导致基础管理薄弱。面对此种情况,应提高对基础管理的认识,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提高员工执行力为手段,不断进行改善。
(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为了促进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施工人员要重视对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首先,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施工单位要科学构建混凝土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并全面了解和把握影响混凝土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制定的各个因素,并全面控制这些因素,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设备技术质量控制能力。混凝土质量体系组织机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次,还要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让一线生产人员学习和掌握混凝土行业相关知识,如技术规范标准、质量管控规章制度等知识。同时,还要引导一线生产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从而提高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对各个生产环节质量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技术质量管理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实现对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优化,从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提高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目的。最后,还要重视对新型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设备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而提升设备技术的应用价值。
.png)
按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保证主管部门正常有序运行。对员工进行标准化培训,提高员工对标准化的认可程度,确保员工对标准化运行细节熟悉掌握,能够按照流程开展自身工作。
(2)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确保技术人员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建立符合工作要求的培训计划。要求试验员能够准确按照标准开展各项具体实验,完成实验数据收集及处理;要求资料员能够熟悉掌握质保资料出具过程,熟知数据的来源及标准;要求质检员能够科学正确使用配合比进行过程控制并准确记录。
(3)确保信息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信息工作是指为技术质量管理需要进行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利用等工作,包括各种原始记录、台账、统计报表和档案工作。针对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各阶段工作重点,不断循环“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质量环。
(4)确保计量工作准确无误
混凝土技术质量必须以准确计量为基础。在进行搅拌楼计量系统校验、检定时,校核频次、校核量程、参与人员、砝码标准件保存等方面必须严格执行体系标准;按照标准要求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定、维修、保养;对设备未调零、未调平、使用条件不合规、维护不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整改。
3 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3.1 加大试验检测力度
原材料检测作为设备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质检员要树立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检测工作相关标准和要求,加大试验检测力度。首先,要根据混凝土生产需求,采用随机抽样检测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还要根据各个生产批次,针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及时记录和汇总混凝土相关指标参数,便于其他人员查看和调用这些信息数据。其次,还要采用强度压力测试的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搅拌站在各个生产阶段中所体现出的性能特征,并找出这些性能特征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混凝土搅拌站产品相关指标信息的优化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3.2 确定科学的配合比
配合比主要是指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物料用量的比例。按照“开发计划书—试配与选定—验证—资料归档—使用与调整—使用前确认”的工作程序建立搅拌站技术主管部门配合比数据库。配合比设计重点在于大量成体系性质的试配,针对不同地材均能提供与之匹配合理的生产配合比。拒绝“拍脑门”式经验主义而来的配合比。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主动引入粗骨料空隙率及混凝土含气量两项指标,和泵送配比、路基路面配比等相关信息,对数据库相关信息数据及时补充化完善,为进一步提高各种物料配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多途径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发挥混凝土搅拌站的应用优势,降低对环境污染程度,施工人员要采用多种途径,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首先,要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将料场位置设置在环状区域,以起到一定的挡风作用。同时,由于砂、石作为混凝土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在实际的运输中,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对原材料的遮盖工作,确保原材料被堆放在密闭的环境中,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其次,还要定期清理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内部的灰尘,同时,还可以在罐顶上方安装影响的脉冲除尘器,以起到实施清理混凝土搅拌站作用。另外,还要构建和应用过滤排污系统,通过设置三级过滤池,将混凝土搅拌站冲洗后形成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避免因污水随意排放而污染周边环境。最后,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噪声污染的治理,避免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通过严格按照建设施工噪声排放相关标准和要求,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从而促进生产作业向环保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搅拌站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作业重要施工设备,其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该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施工单位要定期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确保员工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进一步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和效果,为促进施工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施工单位的生产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的改革策略分析[J]. 陈廷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
[2]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措施[J]. 邓秀华.??工程技术研究.?2020(13)
[3]浅谈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改革[J]. 尹度良.??门窗.?2017(10)
[4]浅谈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改革[J]. 冯江,王向洲.??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4)
[5]浅谈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改革[J]. 史国宁.??科技信息.?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