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措施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0期   作者:杨发礼
[导读] 大部分输配电工程和线路运行环境都处于野外,因此会受到多种外在环境的影响,
        杨发礼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连山供电局,广东 清远  513200
        摘要:大部分输配电工程和线路运行环境都处于野外,因此会受到多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天气、人为破坏等,对于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因素对于线路运行的干扰,确保电力运行稳定性,有效控制变电故障,突出供电系统的科学和可靠性。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
1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其一,在线路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检查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条件,检验材料质量,使其性能、质量满足线路建设的条件,并确保材料合格证、出厂证明等手续一应俱全。其二,当输配电、用电工程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测试材料安全性,提升可应用能力,确保材料质量的安全可靠,避免存在安全风险。其三,在架设用电线路和输配电线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定位具体安装地点,规避污染源。例如,某施工单位在制作10kV电缆终端头时,未按照有关工艺规范进行施工,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烧毁电缆。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材料验收管控工作,依据规程和标准完成施工验收,并加强对质量工艺施工的培训力度,避免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
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制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对工作人员提出严格的要求,强化对各个环节安全的管控,出现安全问题时抢修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二是加快安全故障的抢修速度,将安全故障的处理时间缩短;三是对重要活动场所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现场需要进行处理;四是开展明察暗访,量化安全管理人员到达现场的及时情况,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引导,促进安全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五是实行每周安全问题分析会制度,对故障事故处理的到达时间、处理质量、服务质量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六是对已经结束的安全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七是加大对安全处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对违反规定的人员,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通过严格落实以上措施,使嘉鱼供电公司输配电及电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3对于天气、环境方面的安全防护途径
        针对天气条件进行的线路防护工作主要依靠天气预判、人工作业、设备质量等层面开展。技术人员需要对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线路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妥善解决。以大风天气为例,该情况容易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消极影响,各种人员应提前加固输电线路和配电工程,防止其出现断裂故障,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抗打击能力;通过加强杆塔基础牢固性,使其在强风天气中保证外形的完好和安全性;增加塔杆数量,提升其稳定性,起到防风作用,避免因风力过大过猛导致塔杆出现大面积倒塌现象。例如某220kV线路的直线塔属于南北走向,位于风口区,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导地线张力是30m/s,未考虑山区的气象条件,只选择普通的螺栓防震锤,最终导致防震锤松动甚至跑位。因此施工队伍加强了对风口区域的线路巡检力度,保障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运行安全性。
4线路维护途径分析
        4.1加强线路检修维护
        其一,工作人员应全面并科学收集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运行状态信息,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其中的风险要素进行评估,进而科学制定维护、检修计划和策略。其二,精准判断设备检修的必要性,若无需检修则系统可以继续进行工作;若需要检修则应及时采取相关检修计划并积极落实,注意在检修中侧重员工的检修绩效评估,进而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其三,工作人员在线路检修时,应注意遵循相关要求进行检修[2]。例如,在开展架空送电线路的检修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区分同塔架设线路、同杆架设线路,对二者进行独立的分析测评。


        4.2加强线路防雷和防风工作
        首先,在线路架设工作中,尽量采用避雷材料,防止雷击发生的概率,避免线路被雷集中的机率,科学借助感应电压完成耦合和分流工作。其次,当杆塔接地后,需要将电阻控制在10Ω以下,科学预防雷电,优化线路的防雷能力。最后,建议架设耦合电线,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耦合作用,减少绝缘子电压,达成分流效果。
        4.3线路绝缘子防污工作
        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绝缘子是十分关键的材料,其长期在户外使用,室外的风沙、灰尘、气体会对绝缘子的表面造成污染,容易积累沙土、污渍,若不能彻底进行清理,当遇到雷雨气候时,绝缘子表面的杂质会增加其泄漏电流和电导的机率,降低绝缘子自身功能,因此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彻底并持续的维护、修理,快速解决此类问题。绝缘子防污工作的技术要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带电水清洗技术,能够彻底全面地清除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其二,安设绝缘子电流泄漏监控系统,若出现电流泄漏的问题,该系统会迅速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形成预警体系[4]。其三,将硅油、地蜡等物料均匀地涂抹在绝缘子的表面,防止绝缘子表面因为遭遇雨水的冲刷而产生水汽,使装置过于潮湿,也能够避免水流的渗入,有效防止绝缘子的电流泄漏问题,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抗雨水能力。
        4.4加强对线路的维护工作
        管理部门应针对输配电、用电工程构建安全运行相关机制,结合用电用户的具体情况,划分用电工程线路、重要的输配电线路,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管理,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建议增加线路检修的次数,规定严格的检修流程,针对检修人员完成再教育工作,提升其技术水平;针对平时的巡检区域,需要科学分配检修人员,并对维保人员完成定期考核,在其心中树立责任意识,激发工作热情。
        4.5构建信息化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系统
        (1)技术人员需要将输配电用电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优化线路管理模块,如历史数据查询、数据质量分析、断面预测等功能。基于自动化技术系统自动获取工程线路的实时运行情况,对其断面完成分析整合工作。同时,自动化管理系统具备远程监测功能,可以记录检测方法和结果,提升故障的处理效率和诊断效率,实现数据库检测数据的互通共享,有效检测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多种故障。
        (2)故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发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远程故障检测控制平台,通过健全的数据库和沟通系统,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和理论交流,借助此系统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取输配电、用电工程的历史维修记录,为后续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价值,并对线路完成远程检测,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同时,技术人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定快速仿真决策,自动对线路故障进行响应,利用“复反馈”系统判定并处理技术问题,实现线路运维的预处理过程,为工作人员进行故障处理争取时间。
        总而言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关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以必须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输电网和线路可以始终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宝龙.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新模式构建方案探究[J].红水河,2019,38(05):70-72.
[2]肖勇,管鑫.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130-131.
[3]王武.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9):220-221.
[4]周建民.发现隐患未上报引发事故惹麻烦[J].农村电工,2019,27(10):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