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和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0期   作者:池琼、吕雪娟
[导读] 电力工程是社会基础工程,关系到人们的用电质量、生活质量

        池琼、吕雪娟
        摘要:电力工程是社会基础工程,关系到人们的用电质量、生活质量。电力工程中,安全监理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了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稳定的电力,本文将以当前国内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理现状为切入点,探索监理工作问题,构思应对办法。包括创建标准化监理流程,提高风险管理科学性,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策略探索

        前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资源。为保障电力工程质量,加强监管十分关键。可是许多电力工程因人员疏忽,导致目前的电力水平并不稳定。唯有保障监理有效性,在电力生产中,人们才能享受稳定电力。
        一、现阶段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理情况
绝大多数电力工程的工序都需要交叉进行。许多工序的作业环境十分恶劣,是安全事故爆发的主要诱因[1]。从过去的施工经验可以了解的是,为保障电力工程安全建设,必须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安全管理模式改革。
当前电力工程的安全监管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下述几个情况:首先对于安全监理的理解和重视度不足。在电力工程中,监理工作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许多单位早已明白和意识到监理工作重要性地位。可是在工作中,却深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施工单位仍更倾向于将工作重点放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忽视了安全管理。因为不重视安全管理,所以安全监理很难推进,甚至经常发生问题。其次许多监理人员同样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重要性。虽然国内监理人员上岗前,接受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可是电力工程自身的复杂性特点以及作业环境恶劣性,导致许多监理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准确预判风险。没有及时消除风险,所以引发了严重安全隐患和问题。
        二、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的培养构思
人是影响工作安全性和质量的关键性要素。为了让监理人员能够形成与具备风险意识,工作中必须明确管理规范和要求。使用科学监理办法,让监理人员可以全面认知电力工程的项目风险[2]。
(一)标准化流程
电力工程安全监理过程中,必须确保监理人员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应充分了解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以防工作和监理脱节。为达成该目标,必须严谨操作,执行标准化监理流程。将规章制度当做参考点,创建完整工作流程与监理模式,合理优化监理路径,保障监理安全性。为达成这一目标,安全监理中需要制定标准化监理流程,贯彻零失误、严执法、重实效原则,落实安全监理工作,让所有的监理人员都能投身于工程安全监理,防止形式主义问题出现。规范化工作路径的创建是保障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性前提[3]。
(二)创建风险制度
安全监理中,需要有组织层面的支持。应成立结构和机制完整的监理机构,确定监理细节和要求,确保工程的安全评定、安全分配和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监管过程中,监理人员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谨慎监管,体现安全规范要求与原则。应做好重要环节总结工作,合理评价。对于可能潜在的风险及时监管,尤其是关键工艺与施工速度,保障电力工程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


(三)加强监理培训
因为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比较复杂,所以为了能够提高监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觉性,需要加强监理学习与培训力度,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能力,了解各种各样评断和分析风险的方式,知道怎么排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应确保培训次数达标,周期性开展监理会议,共同讨论、分析与研究电力工程事故案例与安全问题。
安全培训期间,需要确保培训内容足够全面,涵盖安全监理所有点。包括安全知识、国标与行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监理安全管理条例。另外培训期间应重视各种潜在隐患讨论。比如根据当时的工程项目施工情况,研讨可能存在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包括交叉、高空、一级动火、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都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组织众人在头脑风暴中,寻找应对安全隐患的办法与方式,让所有监理人员的大脑中都能形成风险防范意识。
对于电力工程中的各种高风险作业项目,应尽可能加强人员管理。危险作业人员以及特殊岗位人员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必须持证上岗,且全面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扼杀各种安全隐患。对于电力工程特殊情况,高风险作业的监理前,需要提前召开风险评估会议,总结事故的诱因和预防办法,在全面的管理体系支持下,保障施工顺利和安全。
(四)加强风险预控
电力工程有着各种各样的施工安全风险,为了让所有的监理人员都能拥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必须按照电力工程项目要求不断完善监理工作规划和标准。跟踪分析各种潜在风险,提出应对的安全措施。达成这一目标,需要监理人员主动走现场,身处前线,才能了解各种安全风险问题和产生原因。比如在重大项目管理中,监理人员必须时刻在现场来回巡视,监督工程过程与流程,及时预见潜在的安全风险与事故。比如作业人员有没有穿戴安全防护设备,作业期间的吊带绑扎是否紧固,工具质量和性能是否存在问题。以上检查,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作业前需要开展应急演练和技术交流,提高作业人员安全主动性,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和调控工作,保障施工安全性。
(五)优化安全检查
电力工程作业期间,必须落实安全监理体系,做好安全监理优化工作。为提高监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监理人员需要创建有效、科学的监理系统。包括:施工前应根据项目情况对设计方案、材料以及企业资质、设备进行充分检查,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则逐条检查,绝不准许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入现场,不达标的企业资质和方案绝不使用,以免风险隐患进入现场。电力工程施工中,应加强现场巡视与检查,逐项检查各种项目,尤其是高风险项目,必须落实好安全监管工作。监理人员排查安全因素中,需要全面、详细记录,以便在发生风险时,确定风险管理要求。
        结语:电力工程有着十分复杂的安全管理内容与要求。监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安全管理问题和可能发生的事故,体现自身工作能动性,落实安全管理要求。监理人员需要具备风险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条例,用专业化的技术与严谨的工作态度,保障管理模式改良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周志中.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加强安全技术生产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193.
[2]沈凤初.研究电力工程的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运用[J].低碳世界,2018(05):94-95.
[3]石强,颜建全.浅谈如何做好电力工程监理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4):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