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
摘要:现阶段,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中保障电能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运行是关乎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20世纪初期,我国输电线路采用的是定期检查维修的工作模式,即每隔固定周期完成线路的检查,并对问题线路采取相应的整修措施。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体量与日俱增,老旧的定期抽检工作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当前输电线路的管理与维护问题。因此,为了降低运营及维护成本,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管理中推行运检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快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电量不断的增加,输电线路运行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有序发展直接受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情况的影响,如果线路发生故障,那么轻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电力系统会出现瘫痪,进而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因此,保证输电线路的有序运行,实施检修一体化管理,对于我国电网系统的运行有非常大的作用。
1虚拟现实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应用
1.1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
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主体业务流囊括了高压、超高压EHV和特高压UHV交、直流电网的运行维护和检修,该工作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作业风险等特点。输电线路的运检一体化是指对线路完成运行和检修的统一管理,真正区别于传统电力管理中将线路运行和问题检修业务分离的工作模式,切实有效的压缩运维成本,提升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水平,避免重复工作造成的浪费,极大的提升了运检工作的真实作业效率。
1.2虚拟现实技术在运检一体化的应用场景
总结行业内成熟的VR技术在电力运检工作的应用场景,主要可分为系统培训及智能化平台两大范畴。其中系统培训是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三维仿真培训界面,模拟实际运检工作场景、流程及动作,方便受训者真实还原实际作业状态。同时搭配体感设备,培训者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与硬件设备完成虚拟交互,实现了对真实作业场景的高比例仿真效果[8]。其次,VR技术也广泛应用在运检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搭建过程中,通过建立高仿真模型、绑定GIS技术和实时卫星影像数据,实现了即时数据监控,有效的提升了运检的作业效率和响应速度,为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的推动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技术保障。图3为虚拟现实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日常培训过程中的应用实例。本文以实现输电线路的虚拟建模为出发点,同时探究如何将建模场景应用到实际输电线路可视化的管理系统中,从而有效提升运检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相关运营成本,为提升运检一体化工作的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人才匮乏
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作为一项工作,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且综合性比较强,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会造成一定麻烦。此外,由于我国电网体系不断的优化,所建设的输电线路也不断增长,促使检修人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专业人才,会给这项工作的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2.2没有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
实际发展过程中,输电线路的运行以及检修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用到多方面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只有各司其职,落实好自身责任,才能保证检修质量。这就要求制定健全的责任制度,量化人员的责任,杜绝责任推脱现象的出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证输电线路的高效运行。如果制度不完善,就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管理效率无法提高。因此,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一体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2.3 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都实现了各自突破。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上,最明显是相关机械操作存在不足、信息资料管理存在不足。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所以输电线路运行以及检修一体化管理并没有落实到实处。
3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3.1提高新建输电线路设计质量
在实际输电线路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区域的勘察工作,同时还要与地区的规划设计相结合,确保输电线路设计能够与城市规划设计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这样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与输电线路规划设计相冲突的问题。在具体建设输电线路杆塔时,为了保证杆塔的稳固性,尽可能的采用桩基基础,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还要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地区生态的破坏影响。杆塔要选择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杆塔,这样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才能增强。对于一些地形相对复杂和雷击发生率较多的地区,需要做好输电线路防雷工作,通过改善杆塔接地电阻,安装避雷设备,有效的降低雷击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针对于雨雪和冰冻易发区域,还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线路融冰技术,具体可以采用过电流融冰技术和热力融冰技术,以此来降低覆冰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
3.2加强输电线路运营维护管理
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优化现有线路,消除输电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实际输电线路运营维护工作中,还要利用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和绝缘电子试验等强化对多雷和大风等区域的线路检测,并不断对技术设备进行完善,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3.3提高管理和运维人员的素质
在实际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涉及到较多的内容,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输电线路管理和运维人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电力企业需要做好输电线路管理和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巡检人员,需要采取综合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巡检人员的综合技能,使其在实际巡检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隐患,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3.4增强人们防护意识
在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工作中,需要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负责人需要时刻将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重点,并定期针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电力企业还需要强化安全宣传,努力提高居民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意识,使人们尽可能的规避在输电线路附近开展危险活动,全面提高人们对输电线路的保护意识。另外,电力企业还要加大监督力度,有效的保护好电力设备的安全,为输电线路稳定的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各种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设备不断提高。电力对于生产生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基于此,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更具有意义。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的检修方式,减少了时间和成本的浪费。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促进下,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是目前的管理模式还不完善,导致一体化管理效率不高。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从多层面应用智能化技术,对检修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强化对档案信息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为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鹏,尹维崴,李睿,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电子测试,2018(06):120+85.
[2]张展鹏,易资兴.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23):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