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山
日照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当前我国的张力机市场潜力巨大且保有量已居世界首位,对现有用户所持有的张力机进行升级改造,是提 升现有张力机安全可靠性能的一条低风险、高收效、高经济性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张力机;自动化控制;智能升级
引言
张力机是输电线路张力放线的重要核心装备。现场架线作业时,通过张力机与牵引机的协调配合,对导线施加可控合理的阻 尼张力。现阶段架线施工工程的安全性管理不断加强,现有张力机尚无法满足相关需要,因此施工方迫切需要性能更好的张力机。
1.智能化张力机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张力机整机智能控制系统选用16位微处理器单片机, 液 压系统、柴油机实现整体数字控制, 系统微处理器、显示器和发动机ECU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讯, 利用CAN总线实现柴油机各项工作参数显示、柴油机故障报警等功能。
(2)系统安全实现全面监控和保障;系统开机后程序自检, 液晶屏显示器弹出消息窗口显示自检结果和工作状态提示;系 统还有误操作保护和故障保护功能, 综合多年设计加工和现场使用的经验, 编制了各种故障、错误的判断和安全保护程序, 由微处理器循环检测实时监控, 发现错误和故障由液晶屏显示器显示出错, 并提示故障或错误原因, 然后判断 故障或错误类别, 控制设备安全运行或进入安全制动状态;
(3)实现柴油机过载保护和牵引力过载保护功能;张力机在 主动牵引与松线工况下, 根据设定的牵引力、牵引速度的手柄电位计输入计算输出, 控制整机工作, 若出现柴油机过载, 功率极限载荷控制程序将越权减小牵引速度, 保证牵引力进行牵引, 在柴油机不过载的情况下保证张力机正常牵 引工作。牵引力实现智能控制, 牵引时当实际牵引力达到牵引力手柄电位计预设值时, 牵引停滞, 液压系统处于保压状态, 实际牵引力下降时再次开始牵引, 若不下降保压一定时间 (可预设) 系统回到“自动复位状态”, 制动器接合。
(4)张力机实现恒张力控制;张力放线施工中对张力机很重要的一项要求是保持恒张力放线, 传统控制方式均为开环控制模式, 放线过程中速度变化引起液压系统压力波动, 导致放线张力波动, 必须手动调节张力调节阀稳定张力, 操作烦琐影响施工质量。采用微处理器的智能控制方式为闭环控制模式, 通过自动、手动转换开关选择自动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 放线过程中速度变化时, 系统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变化反馈到微处理器自动调节输出信号, 动态调节主溢流阀压力, 保持张力恒定不受牵引速度等因素影响, 调节迅速准确几乎无波动, 达到了恒张力放线的施工要求, 很受施工单位欢迎;
(5)张力机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工况, 操作面板安装了工况选择开关, 操作开关选定工况, 信号即输入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根据输入信号智能调节各主溢流阀压力, 不需要人工操作, 在主动工况时保证快速牵引或者安全快速松线, 被动工况时根据导线上的张力动态调节主溢流阀压力, 确保设备安全、有效工作, 不出现跑线现象;
(6)风扇冷却系统实现自动控制。牵引机启动开始工作后, 风扇系统即进入自动工作状态, 不需人工操作。液压油温度传感器自动实时检测液压系统温度, 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器中, 控制程序自动判断, 当温度高于40℃时, 处理器自动输出信号打开风扇旋转冷却, 根据温度高低自动调节风扇系统比例电磁阀的控制电流, 控制风扇系统压力, 从而控制冷却风力大小。
当温度低于35℃时, 处理器自动输出信号关闭风扇系统电磁阀, 使其停止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 环境条件比较恶劣, 该功能可以减轻操作人员压力, 降低劳动强度。
2.张力机升级技术难点
2.1 作业过程中功能多样性与作业工况复杂性
在张力放线过程中,张力机除了提供张力施加的功能,还提供了制动、反牵等配合施工工艺的多种能力。
由于张力机处于不同负载下的多种状态切换,其复杂性给控制系统的升级及验证带来一定难度。张力机系统升级需充分考虑机器的每一个状态,确保逻辑完备、功能完整。
2.2 现役张力机的多样性与阶梯性
不同数据源的多期数据+勘测设计数据+施工数据,形成了海量数据,大数据量的处理和分析也是一个难点。不同数据源的多期地形地貌数据、勘测设计、施工数据,绝对数据量非常大。
张力机的升级针对的并非仅仅是某个具体品牌、型号的张力机,而是需要让技术研究与研制成果可普适与大部分现役张力机。
因此,需汇总并统计现有张力机的各种机型,针对主流张力机的操控原理设计出具有很高适应性、配置灵活的电液控制系统。
2.3 牵张作业的实际需求
张力放线过程并非单纯的牵引机、张力机的互动,还涉及到整个架空导线的牵张作业的工艺过程,机器的功能开发必须符合规程、满足作业需要。
为此,需针对张力机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真实作业方式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开发可有效应对系统异常及故障的成套软硬件。
3、张力机自动化控制智能升级
3.1液压系统的电液控制模块设计
根据输变电线路施工对牵引机功能的特殊要求,对张力机电液系统进行专业设计,进行液压系统模拟仿真测试。
(1) 设计液压系统采用闭式系统、开式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冲击较小,变量控制方便污染小,系统中设置有用来冷却的热交换装置,确保闭式系统、开式系统均能在稳定的、适宜的系统温度下工作,确保液压系统工作可靠,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2) 设计特殊的液压系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满足泵、马达、减速器的壳体压力需要,杜绝泵、马达、减速器的轴封由于壳体压力过高而损坏。
(3) 所设计的液压系统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预调功能,在液压系统中设置一预调阀,当系统压力达到该阀的预设值,“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会控制变量泵的斜盘摆角变小(排量减小),直至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的泄漏量相平衡,保持当前负载,此时泵的消耗功率很小仅为液压系统泄漏损失的功率。
(4) 液压系统采用集成插装阀块技术,插装阀为进口产品,插装型式使液压阀安装在一个集成阀块上,简化液压回路,减少液压胶管连接数量,增强系统抗污染能力,提高使用性能,且维护非常方便。
3.2防“跑线”技术省级
(1) 调研分析“跑线”问题的实质原因,总结问题根源,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2)针对负载时启动张力机,设备系统压力建立不及时,出现张力轮转动跑线的问题,制定补压系统或背压装置,解决负载启动跑线问题。
(3) 针对张力机在受到较大负载时出现跑线现象,研究在机械、液压系统的设计上补充控制油路,增加负载能力,防止跑线。
(4) 设计失压自动保护系统,采用特殊的液压系统设计,保证张力机失压时,自动保护系统工作,确保设备不发生失压跑线事故,提高线路施工安全。
(5) 主要针对现有主流张力机机型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现有张力机的可靠安全性能,便于推广使用。
(6) 增加防溜线、带载启动系统,保证张力机在临时停机时,张力机上导线不向前溜线。同时,当张力停机后,再次释放制动器时无冲击,张力机上导线不向前溜线。
结语
从技术角度看, 张力机智能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从使用角度看, 性能优越,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从经济角度看, 成本增加不多, 智能化硬件成本约5-8万元, 而且随着设备吨位的增加, 这部分增加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将进一步降低。因此智能化设备有着广阔的前景, 也是大势所趋。加快应用并完善该技术以早日替代传统设备, 已经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陈笑梅,王小霞.智能化张力机的研究与应用[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8,40(2):16-20.
[2]蒋平海.张力架线机械设备和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