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奎
42900619890226****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民用建筑的火灾事故发生几率之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在调查民用建筑火灾原因的时候,发现主要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的居民并没有较高的火灾防范意识,并没有对火源进行妥善的管理,经常因为使用不当而引发火灾事故。另一方面则与电气设备的使用有关,因为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并伴随有电火花或者电弧现象。而这些都会导致电气火灾事故或者电气爆炸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火灾原因;调查;防范策略分析
引言
依据相关统计得知,在火灾原因中,电气故障处于首位,因漏电而形成的火灾经常发生,相比因短路引起的火灾,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在火灾发生之后,不易查找引发的真正原因。所以,漏电火灾有较高的危险性。有效掌握漏电火灾的危险,针对火灾报警系统以及漏电保护,强化两者关联设计的应用,对于电气安全工作而言,这是核心任务之一。
1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特点
1.1隐蔽性
在现代化的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建筑物的审美效果,都会将电气线路设计到墙内、顶棚内以及底板内,很多灯具的安装也以嵌入式安装为主,很多家用电气都聚集在散热效果不好的角落。殊不知,这样的设计却会加剧电气线路或者电气绝缘层的老化,提升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
1.2突发性
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突发性特点。例如,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都是处于长期通电状态。但是,这些家用电器的长期通电,却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聚集。如果这些热量得不到及时的疏散,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将会在瞬间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1.3复杂性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家家户户使用的家用电器种类逐渐增多,空调、电磁炉、电高压锅等大功率电器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涌现在市场中的接线板种类也越来越多。如果这些家用电器和接线板的质量参差不齐,那么导致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也会越来越复杂。
2漏电火灾危险性
2.1漏电技术分析
在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的情况下,也就是碰壳短路,针对大地、设备外壳与接地线,电流可促使三者形成闭合回路。若漏电的电流较大,在此情况下,熔断器会执行动作,进而断开电源,从这一点上来看,是能避免漏电危险的,实际上,由于存在以下的原因,促使过流保护装置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基于熔断器,如果通过人为的方式来加大其规格倍数,或者是使用铜丝来替代熔断器规格,在此情况下,难以发挥过流保护作用;故障可能发生在系统末端,距离较远,在故障回路中,存在较大的阻抗,在短路中的电流较小,难以促使熔断器发生动作;若设备容量较大,针对于漏电电流,若熔体额定电流大于其,熔断器不会发生动作;接地装置不满足相关标准,导致存在过大的接地电阻,因此致使短路中的电流过小,难以促使熔断器发生动作;对于使用的自动保护开关,若开关不能发挥作用,或者是设置的电流过大,促使保护开关不发生动作;针对保护接地线,在对其接线端子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存在连接不实的情况,接触电阻是很大的,对故障电流造成了限制,最终导致熔断器不发生动作。
2.2基于配电系统,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
当存在漏电电流时,或者是故障点接触不佳,皆可能引起火灾。一般而言,对于故障点的接触,常存在不实的现象,进而致使接触电阻过大,导致保护装置无法发生动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电弧的现象。
依据相关资料得知,对于0.5A的电流,其电弧温度可大于2000℃,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促使全部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对于保护地线与零线,在接线端子部位,存在连接不实的情况,进而引发火灾。基于保护地线,其接线端子连接存在不实,在此时电阻是较大的,虽然电气设备能正常运转,但是难以发现故障点。在端子处若存在漏电,将会出现较高的电阻,致使设备局部过热,在端子处形成电弧现象,或是高温情况,此时极易促使附近的可燃物发生燃烧,或者是烧坏一些设备,比如开关以及插座等,在漏电起火类型中,木质底座被引燃是较为常见的。
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
3.1火灾自动报警和应急广播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设置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的初级报警设备中,基础的设备就是火灾报警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应急广播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指挥作用。在以往的区域报警系统设计中,一般都会设置声光报警器,但其实在集中报警系统中,还是需要应急广播设备的加设,进而使得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功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而针对这两方面的位置设计,建筑师要结合建筑面积的设计情况,选择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且还要尽可能进行分路配线的设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避免各线路工程状态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来对区域广播做出合理调整,从而为各区域人员的疏散逃生提供高效、准确的指导。
3.2手动报警与消火栓按钮
对于建筑中的手动报警按钮来讲,一定要设计在明显的公共区域,只有这样在发现火灾时,公众才可以及时报警。但在具体设计中也要对误触情况作出考虑,规范设计要求,避免误触情况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在火灾发生时,大多群众都会选择先逃离事故现场,所以手动报警按钮的位置在设计中,一定要偏向与逃生路线,以此来做到不影响群众逃生时间的同时及时报警。消火栓系统应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
3.3配电设备,非消防照明电源切除
首先,针对配电设备来讲,建筑中若出现外部电源断电的情况,为了给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都需要设置应急的发电机组,使得建筑可以获得持续的电能,使得当下消防电气设备的维持、启动可以得到有效维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急发电机组的运行功率通常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发电情况也难以达到正常供电的标准,所以应急发电能够维持的时间十分有限,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来给予及时缓解,应急发电设备也极易出现断电的情况。其次,针对非消防照明电源切除以及对以往普通火灾发生情况的综合分析来讲,在火灾发生后,若不将普通电源切断,极易导致电路混乱失火现象的产生。所以必须要重视建筑中非消防用电系统在火灾时的电源切除设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消防通道引用的应急指示灯绝对不能和普通的照明系统引用同一电路,以免火灾发生后,疏散时形成混乱状态,且在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在疏散过程中,也能够为消防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一定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复杂性,且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必须要明确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而根据调查统计,发现电气线路过载、内部装修施工行为不规范、绝缘层被破坏、电气线路的谐波电流、电气线路短路、电阻过大是导致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此,为了加强民用建筑电气火灾的防范,必须要提升人们的防火防灾意识、严格控制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的设计质量、加强控制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常规的电气设备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静华,和秋田.民用建筑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35-36,55.
[2]宁世坚.探讨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存在的火灾隐患[J].科学与财富,2017,(14):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