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1期   作者:赵紫贵
[导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所体现
        赵紫贵
        身份证号码:53032319870227****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制作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未来科技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文将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应用作为研究的课题,深入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的意义和具体措施,为电力工程领域深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
        电力工程领域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科技带给电力行业颠覆性的改变,极大的提高了电气工程中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从流畅性、稳定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为电力企业减压增效,更好的调节了电力生产力。下面笔者将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呈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并阐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应用的研究趋势。
        一、电力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力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各个项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可以说电力工程本身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从电力系统的角度出发,电力工程一般体现分解为电力调度系统、变电站系统、配电网系统、火电场系统和水电场系统。这些系统依托于自动化的设备和计算机终端进行操作和控制,“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是它们存在的三个典型特点。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度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第四个特点,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网络化和信息智能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正推动着电力工程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二、电力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表现
        2.1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电网工程数据管理的实时性
        在电力工程领域电网就像是人体的血管,复杂、多变,覆盖广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电网工程是电力工程体系比较复杂的版块,它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数据给予支持。数据涵盖的麦宽度和深度另数据统计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并且还存在出错的风险,在没有引入电子自动化技术之前,人们在这项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数据的查找。电网调动工作依托于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数据存在准确性和质量方面的隐患降低了此项工作的效率。耗时耗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本身就是成本的浪费。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了对电网数据的实时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数据的分类查找、整理和存储,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技术的进步还在于可以将汇总的数据同步发送至管理系统当中,使数据使用者能够马上使用,这对于提高电网调度整体的工作效率大有裨益。
        2.2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电气工程中问题的预见性、安全性
        电力工程关乎国计民生,一旦因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后果十分严重,这也是电力工程领域从业人员职业压力的来源。要想做好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做到与时俱进,深入研究以确保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对于出现问题的预见性,通过计算机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的专业化应用的体现,软硬件的高度融合提升了电力设备自动化检测功能。自动检测是防患于未然的举措,能够有效降低系统障碍带来的风险,及时出现问题,也能够在自动化的检测手段中实现精准定位,高度预警,快速抢修。通过计算机对自动化设备第一时间发出正确指令,设备自动化运作,大大减少了因人为原因造成管理不到位所带来经济损失。
        2.3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变电站管理效率
        变配电场所中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信息和数据共享的关键。通过对电力工程的研究发现,现在电力工程系统的纵横交错,系统环节的终端很复杂,增强电力系统各站之间的链接非常关键。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配电工程中的应用,使变配电场所中涉及的相关设备和材料得到了很为合理的配置,实现了电力信息和数据的传送和共享。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配电场所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变压器设备的了解,对相关线路运行状况的监控。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使变电站的管理变得高效透明。变压器设备一旦出现问题,自动化技术手段会在第一时间将问题锁定,快速排查故障,为采取有效措施赢得很多时间,保证变电站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应用的研究趋势
        科技在电力工程领域的应用促进了整个产业的进步,专家学者希望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入研究来实现电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目前在电力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未来在这个领域的拓展研究还大有可为。
        3.1电气自动化技术要和国际标准接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国内电力工程领域中独领风骚。很多电力企业都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用来提高产能和管理水平。但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型号的差异,导致设备间信息资源不兼容,不能共享。这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系统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资源的兼容和共享,出台一套符合行业状况的标准尤为重要。通过实践的验证,国际电气自动化标准IEC 61850在电力工程领域的落地,可以直接实现站点间信息的无缝链接。所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就要从行业标准出发,电力系统中要进一步推广和使用这套国际标准,并以此为基础不断研究自动化的产品。
        3.2整合资源,实现测量、保护和控制的三位一体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已经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向前的推动力。这对于解决长期以来电力行业的顽疾可谓是“药到病除”。传统的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典型的共性问题,专业分工和人员配置的不合理直接造成测量、保护和控制各工作环节出现割裂、滞后的问题。当前虽然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站内监控采集数据,进行一对一保护的模式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面向未来的电气自动化应该勇于打破这种模式。要通过测量、保护和控制的融合,来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设备的重复配置率,并且有效提高事故的解决效率。合理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将测量、保护和控制做到三位一体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所在。
        3.3大力推广“以太网”,充分挖掘网络优势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应用可以实现在信息采集和传输中的快速、准确和高效。电力系统中涵盖的信息接口是非常复杂的,单纯依靠人工是难以实现对自动化设备的监管的。自动化电气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对电力系统的实施监管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这对于发展电力工程中的配电网增加了难度。薄弱的配电网系统正在接受着时间的考验。在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中再次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太网作为一种局域网络相比其他网络而言,具备可靠性高、互联性强、扩展性好和设备成本低的突出优势,其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大力推广“以太网”,充分挖掘网络优势可以提高数据传递的实时性,并保证传输速度。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是国家发展的大计,专业领域的人才要享受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要深入挖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空间,将自动化技术这门综合性的技术贯穿于电力发展事业当中,迎接时代赋予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吉明.浅析电气工程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18(02)
        [2]周检保,胡松军.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不足点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