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淇
云南工商学院 651701
摘 要:民办高校要对初任教师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对在职教师不定期进行专项培训。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立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此文因此提出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弊端;对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再次兴起了民办高等教育,并在其后的30多年中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总体发展迅速,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减轻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压力,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减轻教育供求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更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为国家建设培育基本建设应用性优秀人才。截至2015年底,我国民办高校总数已达465所,尽管其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每年都有大量私立大学因各种原因关闭或合并。当前,民办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地加以解决,以保证其健康、快速地发展。
1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办学经费来源还不够健全
我们的民办高等教育属于非赢利性质,大部分的资金收入都来自于学生的学费,过去如此,现在也一样。尽管将有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以及学校自身的收入来源,但相对于学费而言,这些资金来源可以说很少。如果私立大学只依赖学生的学费,这种情况的发展可能被视为一种风险行为。如果生源减少,学费收入必然下降,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正常运行。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学生人数减少的情况仍将继续,入学人数减少,加上公办学校扩招,民办学校办学经费压力也日益增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高于公立高校。有的甚至比普通本科高校高出三到四倍,导致学生的家庭负担过重。
1.2法律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规定,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是非营利性企业,民办教育是公益事业,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者。学校私立学校享有与公立学校相同的法律地位,其学校自治受到法律保护国家。私立学校的主要性质仍然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界定。另外,我国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专门法律、法规还不多,条例多,法规缺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导致民办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缺乏“法”。此外,在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还钻法律漏洞,片面追求利益,获取暴利,抹黑了民办高校的声誉。
1.3办学质量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民营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无法与时俱进,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在金融业或商业行业中,投资者和管理者有很大的潜力,但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理念和专业知识,他们还是知之甚少。由于扩招,学生质量很难保证。
高教大众化进程加快,公办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公立学校。重点高校和本科院校招收优秀学生。其他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因此,从生源质量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2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2.1加大政府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政府对民办高校经费的投入。民办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公立高等教育、私立高等教育也是公益项目。国家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应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承担相应的办学费用。
2.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民办高校法制建设体系
当前,尽管我国公布了多方面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与公立学校相比,民办高等教育立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严重滞后,法律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与时俱进、有法必依。要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建设,有针对性地完善法律法规。
2.3转变办学观念,着力提高办学质量
当前社区治理矛盾频繁爆发的根源在于社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决策者没有注意到社区内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居民、业主需求的变化,缺乏外部有效的政治引导和内部足够的凝聚力,造成了社区治理“多中心”而“无秩序”的困境。关于业主组织和业委会的政策文件,均出自房建部门,而非民政部门,显然是把业主组织定位为管理组织而非社会自治组织的错误。我国并未相应地赋予业主组织同等的权利和地位,成为业主合法权益保护的“瓶颈”。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灵活设置专业课程,不能一成不变、保守地发展。
3结语
总之,民办高等教育应支持老师开发研究成果,互相沟通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保证超一流的教师队伍,最先要保障老师的根本权益,持续改善民办高校老师的生活标准,提升 他们的社会价值,为他们给予优良的办公环境,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指数。给老师以权利,尊重他们,倾听他们在工作中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快乐,这样他们就可以热爱他们的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方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地方立法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10,(1).
[2]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7,3B:1-8.
[3]陈金凤.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改革思路[D].西南师范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