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扬扬
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江苏 仪征 211400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春野》,并用语言描述音乐所描述的春天乡野的景色。
2.了解李叔同及学堂乐歌,引导出李叔同的诗《春游》,并要求学生按节奏朗诵《春游》,体验6/8音乐的特点。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婉转的演唱歌曲《春游》,并用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4.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创作属于自己的《春游》。
教学重难点:
1.唱出6/8音乐的强弱特点。
2.利用图片创作属于自己的《春游》。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角铁、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想象春天——听班得瑞乐团的《春野》感受音乐家眼中的春天乡野。
师:请同学们听下面这段音乐,说说这段音乐表现了哪个季节?你好似站在哪儿呢?(风和日丽、充满这花的香味、扑面而来的喘的气息)
师:同学们的感受非常好
师:这首《春野》是瑞士班德瑞乐团创作演奏。音乐家眼中的春野像是穿着白纱的少女,在花丛中穿梭,能感受花海在随着微风吹动的同时散发清香。作曲家把对春天乡野间的感受用音乐的方式慢慢呈现。
二、唱游春天——学唱李叔同的《春游》感受作家眼中的春天乡野
师:除了音乐家,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春”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留有春的足迹。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音乐美术教育家、诗人李叔同眼中的春野又是怎样呢?
春游
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想想这位李先生描写了怎样一幅春游图呢?
生:
师:
b、用连线图片的形式理解诗的含义
师:下面的几幅图能够表示每句的意思,请你们来连一连。
c、老师示范朗诵(有节奏),说说和李叔同不一样的春野
师:下面由老师来读一读,说说我读得有和你们不一样的地方吗?
春游
李叔同
6/8
春 风 吹 面| 薄 于 纱.|,春 人 妆 束| 淡 于 画.|。
游 春 人 在| 画 中 行.|,万 花 飞 舞| 春 人 下.|。
梨 花 淡 白| 菜 花 黄.|,柳 花 委 地| 芥 花 香.|。
莺 啼 陌 上| 人 归 去.|,花 外 疏 钟| 送 夕 阳.||。
注:老师诵读时要划拍,一口气唱一个标点。
d、请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诵读《春野》(注:第一遍徒口读,第二遍跟伴奏音乐读。)
2.听歌曲范唱,整体感受李叔同的笔下的春野
师:你们读得不错。这就是李先生笔下如诗如画如歌的春野,让我们在音乐中随着先生一起春游吧。(一段范唱)请大家随着音乐做节奏式开口默读歌词。
3.分析乐曲旋律
师:大家在做练习时,有没有发现旋律有什么特点。
相同:二、四两行;
相似:一、二、四行。
a、分别唱一唱
b、听辨三句旋律
c、单独练习第三行的变化音
d、完整唱一遍
4.分析歌曲情绪用音乐记号表现
师:设想先生刚踏入这美丽的乡野第一反应是怎样?(惊讶、赞叹……)在随后看到这些美丽的花他的反应又是如何?(喜爱……)夕阳西下先生又有何感受?(不舍……)那这些地方可以用怎样的力度记号表现呢?(mf、p、mp、)结尾可以加一个渐慢的变速记号。请同学们用歌声把先生的春游表现出来。
5.用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
师:刚刚我们用齐唱的形式表现,还可以怎样表现?
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
打击乐器:三角铁
舞蹈动作等等
注:分成两个方阵合作完成,由学生决定形式,教师适当指导。
三、演绎春天——学生创作演绎的春野
依据图片自己创作春游
师:跟着先生的脚步漫游了春天乡野,感觉如何?看看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出示四幅图)请你们来试试创编歌词,唱一唱。(创作第三行 )
学生:蜜蜂飞舞采蜜忙,儿童放鸢心飞扬。
四、走进春天——欣赏春天的视频欣赏春天的美景
师:你们的春游是快乐的,先生的春游是不舍的、班得瑞的春游是曼妙的,谁的更难忘呢?还是走到春天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