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模式“抛砖引玉” 促学生“读”占“鳌头” ——浅谈如何提升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曾献萍
[导读] 阅读越来越重要,但学生情况却事与愿违
        曾献萍
        清远市清新区第四小学 (广东 清远)  511800
        【摘要】
        阅读越来越重要,但学生情况却事与愿违。本文从“营造氛围 、借助模式、 授之以渔、优化策略”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借助“1+X”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由课内延伸课外,海量阅读,促使“读”占“鳌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  能力  氛围  模式  方法  优化  
        所谓“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但是现在普遍存在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量少,阅读资源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总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那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语文主题学习”,通过课内阅读教学与主题丛书阅读,提高师生、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加大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享受阅读的乐趣。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借助“语文主题学习”这一契机,为学生搭设一条阅读之路呢?下面是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氛围,点燃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多读书,为学生营造乐读的氛围尤为重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搭设乐读之路。
        可利用午读课时间,让学生进行喜欢的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一旦营造了这种乐读氛围,哪怕平时不太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也会被感染。此外,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阵地,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共读。可在教室张贴富有启发性的读书标语,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如:“遨游书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书籍是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等。可同年级班级进行图书漂流、互相共读;引导学生自发建设班里的图书角,每人提供最爱的一本书,为图书角添砖加瓦,一起营造书香环境。教师指导阅读也要常态化,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每天坚持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借助模式,推进大量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得不断补充阅读资料。这时,语文主题丛书就发挥作用了。丛书中的文章都是针对教材每一篇课文精选出来的名篇美文,可读性很强,学习时可以采用“1+X”等方式推进学生大量阅读。即以一篇课文为点,向面辐射,把从一篇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多篇文章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形成“一课带多课”的辐射教学方法。只要阅读面宽了,学生看书就会有新鲜感,就容易产生阅读的积极性,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一文时,我根据语文要素“运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老舍通俗、质朴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方法,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找准了本课的语文要素后,我在课上不断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去品读相关句子,学会抓重点词句去体会作家对猫的喜爱。通过课堂实践,学生熟练掌握了“1”的学法,为迁移到“X”的拓展做好了准备。由于老师在课内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在学完精读课文《猫》后,能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丛书《白猫王子七岁(节选)》中,并在阅读中得到了落实,完成的效果好。课后继续用法阅读丛书中的《猫婆(节选)》,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这样,通过“1+X”的模式,由课内引领课外,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
三、授之以渔,搭建会读之路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举足轻重的。
        1.以方法促提高
        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读书。比如:默读、浏览、速读、跳读、精读、略读、猜读等。教会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内容去阅读,可教给学生如何把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精读就是要认真、仔细地,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略读速度可以较快,可以一目几行,也可以根据情节跳读,目的就是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例如在教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文,从文前提示获知: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为了让学生学会“玩具制作指南的方法,并教会其他人玩这种玩具”,老师让学生采用速读全文的方法,找准相关段落,再细读弄明白。去探究“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这个问题,让学生采用跳读的方法,找到文章“我们”投入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去寻找答案……通过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读懂有关文段,找到答案。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灵活运用方法,在阅读中学会总结提高,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以习惯增成效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单单去读是不够的,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们上课都要求学生从文字中快速地接受有用的信息,使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梳理过程。笔者在指导阅读时,强调学生做到多动笔,划出好词好句,在相应的地方作好批注,增强读书的效果。特别是在阅读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如:处在中年段的学生可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可以是四字词语,或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等,平时可多读,方便自己写文章时能用上或者用来仿写。高年段的学生可说出阅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会写读后感或收获,培养概括的能力,会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等能力。只要习惯一旦养成,就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真正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四、优化策略,创设悦读平台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因此,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同时,应采取合理的策略,更有效激发学生自发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
        1.激励举措多元化
        对于积极参与主题学习的学生我们予以鼓励,对于自主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学生予以支持。同时进行阅读感悟分享活动和书籍推荐活动,为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自信心。
        比如:每学期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家庭”最佳“好书推荐”等;开展“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我行”“传笔下经典,做向上少年”“共读一本书”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每天阅读半小时,品质生活一辈子”公益赠书及读书活动,各班老师利用免费赠送的图书开展阅读,并丰富各班的“图书角”藏书,组织学生参与有奖征文活动。在每次参与活动后,我们都注重及时评价、小结,如:评出“最佳读书小达人”“阅读小能手”“读书小明星”等,每学期统计一次“阅读打卡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比,以奖状、赠好书、创意书签、或奖励雅慧卡去学校“雅慧品行超市”换购自己想要的东西等。通过多元化举措,既激励了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眼界、发展自我,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2.书籍阅读优质化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就需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就成了我们的好帮手。我们适时在主题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书籍,或推荐一些书籍,不断拓宽阅读的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并爱上阅读。但书籍本身就是静态的、枯燥的,学生也会在长时间的阅读中产生厌倦。所以,我们会定期更新书籍,实行借阅、互读等活动。让学生可以定期借取书籍,或与同学进行书籍交换,在家中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共享活动,实现了学生优质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了发展。
        在语文主题学习模式的促使下,我班学生的阅读量在不断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大量阅读,真实阅读。“1+x”模式点燃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实行抛砖引玉,促使“读”占“鳌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逐步提升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阅读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相信只要坚持,就会使学生的心灵丰富多彩,让教师的教学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1]彭慧琴.选择阅读方法达成阅读目的[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09.01.
        [2]胡建红.让阅读之花常开[J].《文渊(小学版)》 2019.10.05.
        [3]鞠斌.让课外阅读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J].《小学教学研究》2019.10.总第69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