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 贵州 威宁 553100
摘要:一直以来,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艺术品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合唱艺术事业正日益与国际水准接轨,取得长足进步,涌现出众多优秀合唱团队,并创作出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合唱佳作。
当前涌现出大批专业和业余合唱团队,以及各种合唱比赛.节日欢庆等。但由于大量业余团队缺少专业的指挥和正确的训练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发展缓慢甚至停止不前的局面,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从分析大量非专业团队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从排练的案头工作.排练过程.排练中应注意的几项要求及问题.演出实践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合唱艺术;非专业;案头工作;排练;演出实践
一.前言
我国的合唱文化在百年历史中始终伴随着革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向前发展,在各种社会进程中都发挥出巨大的社会作用,同时也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近几年来,我国合唱事业发展迅速,各种合唱团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尤其是非专业的业余合唱团的发展,说明国民音乐素质已经获得很大提高。但由于经验等各方面的缺乏,还有待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非专业合唱团队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因素
1.全国各地非专业团队的发起
近年来,合唱又一次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增添合唱组别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各种合唱团体。没有人能精确的统计出目前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支合唱团队存在,他们活跃在社区.厂矿企业.学校.文艺单位等。
2.非专业合唱团队的现状
蜂拥而起的那么多非专业合唱团队,由于参加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来自五湖四海,所显示出来的水平也各不相同。
3.非专业合唱团队存在的不足因素
中国音协把合唱列为“金钟奖”的比赛项目,中央也把合唱纳入“青歌赛”。通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使我国非专业合唱从最初的以鼓舞斗志,激发建设热情的群众歌咏为主,发展到多元化,高水平的合唱艺术,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还是存在不少不足因素。
三.排练案头工作
1.选择合适排练曲目
排练曲目的选择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从培养合唱素质出发:在日常的训练中应主要从培养合唱素质出发,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应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对排练曲目的选择应该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培养合唱队的演唱能力和艺术修养。
(2)从演唱效果出发: 一方面,在考虑演出目的时由于是针对无专业基础的队伍,所以应该选择较易掌握的作品,不可过于追求高深。另一方面,在考虑演唱场合及比赛类型时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曲目。
2.熟悉作品:指挥在排练前应该先初读总谱.歌词,了解作品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然后根据作者的意图看它的音乐表现手法,用的是什么曲式.和声及各种表情术语.记号和节奏特点等,最后唱熟背会全曲。
四.排练过程
1.练声:排练前的集体练声是非常重要的。练声方法和目的必须明确,开嗓子比较简单,按正常习惯的练声方法或用钢琴半音上下行进行开嗓子练习即可。但是,排新作品的练声,内容比较丰富,必须与排练的作品相结合,通过练声辅助解决作品用声方面的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力度.速度.音域.音色等。
2.分声部排练:开始新曲目练习时,应先分声部熟悉歌谱,要求各声部在指定时限内唱准唱熟。在分声部练习时可以在各声部找一人担任声部长,负责各声部的练习。一定要在分声部练习时,正确唱准唱熟歌谱.音准.节奏等。
3.细排艺术处理:在熟悉乐谱搭起架子之后,即可进入细排阶段。在合唱的细排阶段,应对合唱作品的演唱状态进行逐字.逐句.逐段要求。合唱排练应不厌其烦,对其中的难点部分进行反复练习,但又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而应是为了达到新的高度。
五.排练中应注意的几项要求及问题:
1.合唱是一种集体活动,因此所有的训练要求应当顾及每个成员。所选用的练习也必须顾及每个成员的能力,基本要求达到了其他问题便容易解决。
2.任何基本训练都是在为演唱和排练做准备。因此练习的成果必须贯彻到排练或演唱中去。有时在练习时效果很好,但一进入排练和演唱,练声的效果却基本消失或脱节,这样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
3.合唱音量均衡问题:在合唱中,各声部的歌唱音量应当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加以调控,一般主旋律声部音量需适当突出,而其他各辅助声部则应围绕并衬托主旋律声部。
4.合唱音准的谐和问题: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各声部齐唱的音准叫做旋律音准,合唱的音准叫和声音准,各声部音准是合唱音准的基础,如果有的声部齐唱不准,合唱的和谐就很难保证。因此作为指挥必先了解和掌握经常出现音不准的原因何在?排练时刻注意会造成音准问题的地方,遇到难唱的音程必须重点突破,把好音准关。
六.演出实践
1.演出前: 演出前应尽量争取试场或彩排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未曾估计的意外;另一方面也可使合唱队员习惯一下舞台与排练室在音响上的差别,免得临场感觉突然而影响演唱情绪。
2.舞台上的时刻:当指挥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刻,应力戒慌张。在演出时,心里上产生一定的紧张感是正常的,但这种紧张感应当是能够理智加以克服和控制的。他必须以冷静的头脑使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这样不仅稳定了自己,同时也能影响到整个合唱队,以指挥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合唱队员,增强他们的信心。
3.演出后勤及事故临场处理:演出是集体活动,后勤工作十分繁杂,虽有一定人员分工,但指挥仍应对诸如演出的服装.化妆.候场环境.饮水等具体事项加以过问,确保演出活动不受其他问题的干扰。
七.总结
非专业性合唱团队是中国合唱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们要牢牢把握其发展的黄金时期,重视其发展意义。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够与更多同行同心人达成共识,并一起继续深入这方面探求,以有效方式提高对非专业合唱的认识,树立新的理念,排除一切障碍性因素,共同关心我国非专业性合唱团队的发展,使其更好的发展.普及.提高。
参考文献
[1] 秋里. 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0
[2] 陈家海.韩德森. 合唱[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9.9
[3] 徐武冠.高奉仁. 合唱与指挥[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