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琴
世外附属海宁市鹃湖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于陶冶小学生情操也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这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世界感知力。
关键词:精准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相对于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来说,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更加注重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与继承。基于精准教学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到有关古诗词方面的学习技能,且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情感体验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文基于精准教学的理念下,针对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教学提出几点有效策略,不足之处还望指出。
一、精准教学设计,加强学生技能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案修正
为了有效践行精准教学的理念,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的成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本堂课的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对于古诗词掌握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确的教案设计与修改,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精准定位。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研究本篇古诗词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依据这些方向进行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四年级上册《暮江吟》这一首诗为例,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先抓住本首诗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目标,即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课文流利背诵以及有效体会诗歌的意境。不仅如此,通过本首诗的学习,还需要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按照这些教学目标以及重点教学内容等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整首古诗的朗读,待学生对故事内容初步熟悉之后,针对每一句展开具体分析,分析内容的意思以及诗人描写时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再一次诵读全诗,深刻体会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详细的教学活动过程,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成效,有助于学生实现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通过有效的教案设计,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遵循教学规律,提升学生技能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教学的规律,根据本堂课所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诗词内容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的诗词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效果,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技能,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情感感知力。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精准定位教学,除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实现考试内容解答。因此,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增强学生的答题技巧,教师还可以根据结合以往考题中对于这首诗的考察方式与出题规律。同样以《暮江吟》这一首诗为例,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首古诗词提出以下问题:如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通过《暮江吟》这一首诗,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在这一首诗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进行描写?在首联中的“铺”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题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本首诗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实现精准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需要进行有效的教案设计,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结合教材内容,精准理解情感
(一)重视诗词理解,精准理解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程度都不是很高,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注重学生在诗词理解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诗词背诵。教师在实行内容教学时,需要针对故事中出现的每一句进行理解,以及每一字词出现的意义,实现对古诗词的精准以及深层次理解。
例如,以四年级下册《墨梅》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精准了解这一篇内容,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每一字每一句进行详细分析。如在首联中的头在这里是边上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一棵梅花树是长在洗砚池边。
颔联中的墨痕主要是为了说明每一朵已经盛开的梅花是利用墨水点化而成的。其余字句也根据这种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对这一篇文章进行详细透彻的了解。
(二)结合创作背景,进行情感感知
除了诗词背诵的理解,教师还需要注意到精作者情感。教师需要结合诗人当初创作这一首诗的时代背景、创作心境等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一首诗所要表达的具体情感,以及每一字词出现的意义,实现对古诗词的精准以及深层次理解,体会作者在这一篇古诗词中所要阐述的思想。
例如,同样以四年级下册《墨梅》为例,这一篇古诗词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的高尚情操以及非凡的人生态度。整首诗主要描写了是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以及美好的意象,通过墨梅来表示作者自己不屈于荣华富贵,不向世俗低头的高尚节操。教师需要结合诗人创作这一首诗词时所创作的背景,学生能够对整首诗歌进行详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结合精准教学的理念,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作者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从中体会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精准教学情境,增强学习氛围
(一)结合辅助材料,进行诗词理解
在对古诗词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古诗词都是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进行创造。为了让学生实现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单纯依靠朗读教学是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古诗词中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感,教师可以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教学辅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学科教师大多选择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诗词内容进行精确的分析,从而确立精准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在加强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以四年级下册《塞下曲》为例,这首诗词主要是写将军在雪夜月黑下准备率兵追赶敌人的伟大举动。教师在进行这首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动态图片以及音乐的结合进行情景展示,如第一句中,月黑雁飞高,教师可以利用在雪夜月黑的环境中燕飞的动态图,结合旋律较为急促的音乐,烘托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引导学生融入诗词情境。接着是敌兵借着月色的掩护仓促逃跑的情境,最后是我方将军率兵进行追赶的画面,在这一动态图片的战事中可以配上旋律较为欢快的音乐,代表着我军满怀必胜的信念。通过图片展示,将一追一逃的紧张氛围呈现在画面中,加强学生的意境感知。
(二)进行情境设置,提升学生理解
精准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修正,从而实现精准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属于较为枯燥的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烦躁心理。除了利用教学辅助的材料增强学生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场景设置,加上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
例如,同样以《塞下曲》这一篇古诗词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可以针对古诗内出现的内容进行场景的布置,如月黑风高的夜晚可以采用将班级的窗帘拉上,营造较为神秘的氛围。在敌军逃跑的时候结合旋律较快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紧张感,体会到敌军逃离时的仓促和慌张。通过这样场景的设置,学生能够精确了解诗词的内容,加深对于诗词的学习。
四、结束语
将精准教学理念融入小学图文古诗词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诗词素质能力的提高,且根据精准教学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为了加强学习成效,教师需要在基于精准教学的理念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诗词教学。
参考文献
[1]杜云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4):35-37.
[2]王莉.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J].新教师,2019(04):53-54.
[3]成佳儒.做中教,做中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06.
[4]王春丹.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