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风险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章天豪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飞速发展进步,市场经济发展体系逐步完善
        章天豪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310018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飞速发展进步,市场经济发展体系逐步完善,我国为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实行依法治国,已制定了与企业管理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依据,也为我国推行依法治国理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识极其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更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企业管理;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原则
引言: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企业在发展中订立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在劳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国家注重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也改变了劳动者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模式,从而为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提供了许多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因此,本文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探讨,提出了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法律风险,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制定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劳动合同奠定良好的基础。
1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界定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用人形式也更加多样,但是劳动合同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还受到法律的规制。因此,应充分认识劳动合同作为明确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的文件,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主要是针对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针对劳务所签订的劳务合同,进而出现了履行、解除、终止等行为,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未与现行有关法律内容相一致的可能性,也没有以我国有关劳务合同的法律为核心来调整双方的关系,从而产生了许多不确定的问题和后果。因此,企业劳动合同所承担的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与签订合同的员工发生解除、履行合同等行为,未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从而造成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某些风险因素,企业也应承担一些不利后果。
2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合同法律风险事前防控手段缺失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较为系统的工作内容,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应对等三个重要的阶段。事前预防是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主要核心理念。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如若能够做好充分的事前预防工作,能够对法律风险提前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方案,能够充分将存在的法律风险控制在事件未发生之前,也能够将法律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到最低,也能够充分避免企业在应对法律风险事件中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利于企业稳定的生产经营,也能够保障企业的经济稳定性。
2.2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混淆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中最为基础、重要的部门和战略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决定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企业能否按照企业发展的目标、计划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进而实现发挥人才自身的优势,留住优秀的人才,吸引高能力的人才,激发员工与人才自身的价值和创造价值。但企业的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严重的混淆,进而影响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会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一方面企业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地区分管理工作,现今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法律风险管理都不完善,进而会影响企业人员Y优势和价值的发挥。另外,二者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都不尽相同,其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激发员工的潜能,促使员工更为积极认真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法律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中不合法的行为进行管理,进而降低企业管理与经营的违法成本。
2.3缺乏劳动合同法律风险有效识别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重视不够,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缺乏对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有效识别。多数企业在对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管理和识别上过于片面,对此,应不断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使企业和劳动者都能充分认识到防范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重要性。当今许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识别和管理都是以企业承担风险、承担法律责任的逻辑来进行的,而风险的基本特征是被忽视的,对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缺乏识别和认识。大多数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法律风险的,其识别方法缺乏科学依据,风险识别的正确性也难以保证。
3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构
3.1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构体系
        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体系,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更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作为基础,对于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要慎重选择,确保其符合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性。管理机构主要以企业管理体制为核心,进而通过其构建的体系和结构对各部门进行管理,各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将会直接决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构体系落实的有效性。
3.2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之前,要安排专业的法律相关人员对法律风险进行精准的评估与识别,能够对法律风险因素的性质和风险程度进行合理地辨别。法律风险识别的工作极为重要,风险识别的工作也要建立在法律工作经验和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中,内部法务人员不能够独立完成法律风险等相关工作内容,对此,企业可以邀请或者聘请专业性强的职业律师参与到工作中。法律风险识别的结果能够合理并准确对事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风险评估的真实性也得以保障。企业也可以通过现有的资源对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实施资源优化,从而保障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3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体系
        企业的发展经营与员工个人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影响,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和进步,就要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员工能够将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看得同等重要,员工的成长代表了企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员工的进步。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与企业的劳动合同为对立关系,但要想保障劳务关系的稳定,就应该将企业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理念与企业的文化体系相联系,确保员工都能够以企业的发展和存亡当作重点,员工能够更为积极努力地工作,企业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也得以降低。
结束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开展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是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走向,对此,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行业的领域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企业与员工劳务关系的稳定,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嘉媛.劳动合同订立前的法律风险点[J].职工法律天地,2017,(12).162.
[2]赵志刚.企业管理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7.
[3]郝猛.谈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统计与管理,2016,(8).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