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韵寻眼,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李平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脚步的推进,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形成
        李 平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胜利高级中学,湖北 恩施445400 )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脚步的推进,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综合素养的形成。综合素养要求学生不仅是能够在考试的时候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诗词占据了不小的板块。诗词是国学古典文化的积淀,是对作者的所见所闻和自身情感的高度凝练,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之中表达出了深远绵长的意境。高中语文诗歌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要求学生读熟、读懂,而应当要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内容,通过对诗歌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以诗歌为钥匙,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大门。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探讨如何进行高效的诗歌鉴赏,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韵律;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一种高度凝练,了解鉴赏诗歌,能够让学生在对诗歌提高认知的同时提高对古文的阅读能力。但是,因为诗歌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比较简炼,许多学生在理解起来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的时候选择直接背诵,长此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积极性下滑。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容易让学生最终丧失学习的兴趣。在诗歌鉴赏之中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和情感感悟能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创新诗歌教学的方式
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容易产生偏差,挫败自信心,丧失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的年代与古诗词创作的年代有较大的差异,时代背景完全大相径庭导致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时候缺乏共情能力[[]]。要当代的学生能够通过诗词的描写穿越到古代,去感受作者的情感,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首先,教师要用现代的用词准确地解释诗歌之中的古典用词,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例如,在对《短歌行》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杜康”“周公吐哺”等典故进行解说,帮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技术的方式,对古代的诗歌进行现代的演示。例如,在对《声声慢》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下含这首诗歌的先帝啊歌曲,通过现代对传统进行演绎,让学生既能够设身处地地去对诗歌里面的内容进行体验,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进行组合式的诗歌教学
诗歌的学习是系统性的,而非零散的。虽然在课本之中,只有部分章节涉及到诗歌,但是诗歌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行[[]]。掌握一定的规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事半功倍,更快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还能将同类诗歌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有进一步的体会。

首先,教师可以对同一作者的诗词进行整理,体会该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词的特点,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帮助诗词的学习。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中《醉花阴》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李清照的人生进行归纳,比如在她人生的前阶段,这一阶段她的人生顺遂、爱情幸福,作品显然的特点是少女的娇俏和对美好生活的描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没落,南宋偏安江南,李清照的作品里更多的是清冷的色调和对故国的思念。其次,教师可以按照诗歌的特点进行归纳,将同一流派的诗歌归在一起,方便学生对作品的色彩有个整体的领会[[]]。例如,在对唐朝的诗歌进行学习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虽然同为唐朝才高八斗的诗人,诗歌的气质却完全不一样。李白的诗飘逸挥洒,恣意浪漫,洒脱随性;杜甫的诗更多的是刻画现实,描写黎民,入木三分。通过不同流派诗人的作品风格进行掌握,能够以一知百,一叶知秋。
        三、采用全新的方式对诗歌进行诠释
从古到今,诗歌的诠释方式有很多。在我国古代,特别是汉唐时代,诗与歌是难分难舍的。在当代社会,对诗歌进行多种式样的诠释,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解[[]]。首先,教师在课上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歌曲、短剧的方式对诗歌进行表演。例如,在对人教版的《咏怀古迹》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将诗歌的内容用小短剧或者朗诵的方式表达出来,由其他学生评论他说表达出来的情绪和情感是不是符合自身的理解。其次,在课下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要求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理解和全方位的古文知识的积累,对诗歌进行有效的鉴赏。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诗歌作者相关的影视剧作品让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或者是收集一些相关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作品有整体上的认识。例如,在对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锦瑟》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李商隐的其他诗歌让学生进行学习,对李商隐的总体风格和情感有完善的把握。
        结语:
诗歌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古韵,在古代的情境之中对诗歌进行理解的话,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创新;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对诗歌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现代的方式对诗歌进行诠释。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辐射到语文学习的其他板块。
        参考文献:
[1]毛洁.品妙笔月景 悟慧心禅韵——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728(29):55-56.
[2]臧磊.聚焦“时空关系”——解读古典诗词的新视角[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726(27):66-67.
[3]魏雨芳.品读诗词,润泽心田——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94-95.
[4]王玉.读韵寻眼 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6(9):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