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晔蕾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德育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不仅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好德育工作。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之本,为了更好培育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生,国家在教学改革方面给予了足够重视,尤其是当前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越发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的素质。其中德育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关系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能否发展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人才,所以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每个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
为了增强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首先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习上,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树立“全民阅读”的意识,并在书中找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只有在平时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平等待人、团结友爱、积极努力、文明礼貌、勇敢无畏,教师做好自己才会让学生真正地愿意追随并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德育教学课堂的时候,应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意识水平,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二、开展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渗透
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水平来说意义重大。德育也应当充分利用课上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平台的载体作用,以全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思想品质。语文实践活动应当注重趣味性与综合性,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带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在《静夜思》教学中,文章阐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课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意境相近的古诗文,如《十五夜》等,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感受诗词的真挚感情与优美意境。或是让学生围绕古诗的意境与内容进行写作,实现意境与内涵等深入解读,更利于强化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亲情主题展开演讲活动,让学生挖掘古诗文中的更多亲情素材,以此丰富情感体验。
利用多媒体引入社会中的不同家庭相处现象,通过古今亲情变化的比较,加强学生对亲情的全面认识,以此强化文化素养,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立足语文教材,深挖德育素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其在经历新课改之后的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教材中多了许多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为了可以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同样需要抓住语文教材这一平台,结合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寻其中契合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教学素材,保证可以利用这些德育素材来构建能够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语文课堂。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地结合语文朗读、阅读、写作以及其他教学环节,将这些有关德育教育思想的教材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这样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思想。
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观潮》这篇文章的时候,课本上虽然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相关图片,但是它不能将钱塘江大潮的动态直观的展示出来。所以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于钱塘江大潮方面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潮水的气势雄伟以及潮声的山崩地裂,让学生犹如置身其中,身临现场去观看钱塘江大潮的壮阔场面。然后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于钱塘江的历史,它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自古就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由此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拥有祖国大好山河的自豪感。
四、营造良好环境,使语文与德育有效结合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决定着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因此,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环境的营造。教室是学生们在学校期间身处时间最长的场所。教师可以在教室左右的墙壁和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贴一些或者写一些与德育相关的、能对小学生的思想起到制约作用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美言佳句或名言警句等等,将道德教育融入进班级环境,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环境,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新课程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极大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当中对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一定的提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想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于翔.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探析德育渗透策略[J].知识文库,2020(21):52-53.
[2]朱明荷.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7.
[3]许春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求学,2020(3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