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田甜
[导读]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
        田甜
        
        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 重庆市 400700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应该更加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避免被腐朽的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所侵蚀。继承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是中国长期发展的文化遗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古诗教学,潜移默化地将古诗知识灌输给小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在只注重提高语文表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只停留在文字理解和背诵方面,忽视了对古诗词内涵的解读,不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理解深度和广度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没有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写作中的心情,学生无法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教学方法也不能与时俱进。
        2、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1)有趣的介绍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给学生讲解关于这首古诗词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赠汪伦》时,教师可以讲解汪伦是如何用计把李白邀请到桃花潭做客的。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处,汪伦隐居在这里,是当地有名的歌手,他个人非常喜欢李白的诗,每天反复吟诵李白的诗。有一次李白来到了安徽游玩,汪伦听说这件事后就写信给李白。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就知道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往。在到达后,李白知道被“骗”了,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毫不介怀,并哈哈大笑起来:“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在桃花潭临别前,李白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赠汪伦》,表达两人深厚的友谊。教师通过讲述这个生动的故事,大大激发小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兴趣,并牢记下来。
        (2)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课前要设计好教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力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在课堂上要利用好教室多媒体设备,使上课过程充满趣味。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二
        年级的《村居》时,首先,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天的傍晚放学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踏青,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还可以开展放风筝活动。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放出昨天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想起昨天春游的快乐,接着可以联系《村居》的诗句讲解今天的课程,“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经过昨天的活动,能体会到这句诗的意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忆江南》这首古诗主要描述江南的美景,通过日出、江花、江水等景物构成了一幅江南美景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这首古诗,提高其语文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图片展示江南的美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3)熟悉古诗词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在教学小学语文古诗时,反复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手段。古诗是在古代人们劳动的口号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听起来富有节奏感,官方机构把这些民歌收集起来,于是古诗就得到逐渐发展完善。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调、节奏、情感等。学生可对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体会诗中的意境,准确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春晓》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音乐中包含春天小鸟在枝头鸣叫,夜半凉风习习吹过树枝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使学生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在营造出春天的氛围后,组织学生集体朗读几遍,然后让部分学生自愿单独朗读,比比看谁读得最好、最有感情。最后,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
        (4)古诗词解读
        在教学统编教材《石灰吟》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先看课文的注释,对诗中的词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尝试翻译诗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清白”的两层含义:石灰的颜色、高尚的节操。准确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明代政治军事家于谦为国尽忠的意愿和不怕牺牲的决心。在理解注释意思后,教师可以拓展课外知识,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5)描绘古诗词
        在教学统编教材《所见》时,让学生根据诗中出现的牧童、黄牛、林樾、黄蝉,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画面描述出来。有的学生说一个小牧童骑着黄牛在林中欢快地唱歌,歌声响彻林间,但是在他看到黄蝉并想要抓捕时,就停止了歌唱,展现出牧童在林中天真快乐的画面,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激发出学生的童趣。再比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咏鹅》时,让学生根据鹅、白毛、绿水、红掌描述画面,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6)换言对比,加深理解
        在教学课外补充的古诗《玉楼春·春景》时,其中有一句诗为“红杏枝头春意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可以把诗中的‘闹’字换成别的字吗?如换成‘笑’‘满’‘浓’等。”学生把这几个字放到原诗中进行对比,最后还是觉得‘闹’字更好,因为‘闹’字把春天生动活泼的景象写活了,展示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画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文化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好意境,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A].曾萍.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
        [2]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A].高雅.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