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白马学校 646200
摘要:“五育融合”是当下最为热门的教育理念,是贯彻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重要教学理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美、劳”是必须落实的五大教育内容,各个学科都必须积极地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寻求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中学阶段发展成为多元、全面的人才。本文将简单分析“五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五育”理念;初中数学;融合教育
引言:农村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与城镇教学相去甚远,没有更为便捷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可以利用,所以要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源,将中学数学教育融合“五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一、德育为先
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是当下最为重视的教育理念,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较为完善的认知能力,但是对于社会中的道德意识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加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健全学生的道德品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应当与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紧密相关,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地培养[1]。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勾三股四弦五”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然后介绍中国古代对三角形中的勾(短的直角边)、股(长的直角边)、弦(斜边)的研究,早在公元前1100年人们便已经发现“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精神。
二、智育为重
智育教育在所有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有所体现,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传授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时代,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及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必要将智育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注重发展学生多样化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可以用数学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及性格因材施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进行思维探索,了解负数在生活中来源(小明的零花钱花完了,借了小美10元,小明现在有多少元。),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摄氏度、收支数据等)。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参与感。
三、体育为本
初中生正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体育锻炼将会对学生身体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体育赛事和其中蕴涵的体育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具有积极地教育意义,要积极寻求体育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健康地生活学习和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习惯[2]。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他们喜爱的食物中各种成分进行调查和统计,了解人体每日所需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多少,既锻炼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各种不健康食物对人体的影响,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再例如学习《二次函数》时,可以有效结合篮球比赛中的投篮技巧,了解投篮过程中的抛物线,通过对抛物线函数的构建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于篮球的喜爱程度,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后积极锻炼身体,参加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
四、美育为根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表面上看似乎与美育因素相差甚远,难以找到美育教学的切入点,实际上数学知识的结构与其逻辑性本就是美的体现,无论是几何学、函数图像,还是统计学等知识,都能将其美的一面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些规律的图形和数字关系是大自然造就的美。此外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有美的体现,有很多学生都能享受解题的过程,原因就是解题的过程仿佛是游戏闯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推导都是经过复杂严密的数学体系,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便会发现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
五、劳育为荣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具体表现,也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数学知识诞生于劳动之中,两者必定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结合各种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使学生可以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农田为数学背景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农村的学生对于农田有更好地认知,再结合多媒体的图像展示,学生们能够及时通过图像在农田中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自己家长在干农活时的坐标及工作内容,引导学生尊重劳动成果,学习父母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鼓励学生能够在校外时间帮助父母承担部分劳动。
结束语:总的来说,“五育教育”对于初中生的成长来说极为重要,要积极利用农村天然的淳朴条件,在课堂中寻找各个因素的切入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芬. 浅谈新课改思想下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教育的培养[J]. 东方教育, 2014(z1).
[2]林晴岚, 张洁, 陈柳娟,等. "五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融合[J].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