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陈丽萍
[导读] 在这个经济、科技等领域都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陈丽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园庄中心小学,福建  莆田351255)  
        摘要:在这个经济、科技等领域都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很多,只是需要把握住机会。能够把握住机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哪怕他们没有高学历,但是他们的核心素养都很高。小学阶段是学生们为自己的核心素养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师应当摒弃为考试而教学的思想,努力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基于此目标,本文以小学数学科目为例,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教学。
        关键字: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曾经,我国的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大多数人都能够具备最基本的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的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了,十八大以后,本着“立德树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被提上日程。小学数学是所有数学知识的最基本内容,但是其需要运用到学生的多项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利用好数学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优势,展开有效且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1.1教学过于刻板
当下,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是有教学过于刻板的问题,小学生们的年龄还较小,无趣的教学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在刚进入小学阶段时,他们有可能因为希望得到家长的夸奖而认真听课,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小。
1.2“题海战术”严重
“题海战术”由来已久,所谓“题海战术”就是要求学生们做大量数学题,从而达到理解课堂知识的目的。在当今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还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应用“题海战术”。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有所提升,但是实质上这种模式的课堂没有给学生思考知识的时间,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1.3教学偏离生活
所有科目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服务于生活,为了能够将生活过得更好,学生们才会努力学习知识。但是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将教学内容偏离了学生们的生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知识有什么用处,自然而然也就没有热情去学习数学了。
        二、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
2.1教学贴近生活,生活贯穿教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相比,与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忽略这一点,更应该利用好这一点,让教学贴近生活,让生活贯穿教学。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生活情境导入教学。在课堂中期,教师可以用生活实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举例说明。在教学内容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告诉教学内容的生活应用。

当学生们感受到原来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时候,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也能够付出精力。例如在人教版《认识图形(一)》的教学中,就是一个教学贴近生活的好机会。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中的餐桌与床是不是一个形状,再想一想水杯的杯口是什么形状等问题,然后导入教学。在课堂中期,教师对圆形进行具体讲解时,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小组,互相讨论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形,这些圆形物体都有什么作用。当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所说的例子进行补充。当学生学会了该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生活中类似于大多数井盖都是圆形的图形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能融其他教学方法为一体,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使大脑时刻处于思考的状态。
2.2游戏教学法
沉闷的课堂让大多数学生在该听教师讲解时“神游海外”,在该回答问题时又想不到答案。而欢乐的课堂氛围总能让学生的精神处于放松状态,思维会随着精神的放松逐渐活跃起来,学生的情绪沉浸在教师的讲解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要再板着脸,要把课堂变为游乐场,让学生们愿意上课、喜欢上课。而营造欢乐氛围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做游戏,学生可以边做游戏边学习,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如《找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玩“逛三园”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说出一些有规律的问题:植物园里有什么绿色的植物?2只老虎,4匹狼,6头熊,后面还有什么动物?然后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快速回答,回答不上来或者是回答错误那么就需要由教师重新提问。这种小游戏既可以让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又可以让学生们练习到数学知识,锻炼到学生的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2.3动画片教学法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喜爱看动画片,喜欢动画片中会动会说话的小动物,也喜欢动画片中构建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已经想到了利用动画片为小学生创建情境,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课堂时间的深入,学生们的兴趣会慢慢减少。这部分教师中大部分都没有发现其实动画片中也藏匿着很多数学知识,几乎每一个场景都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动画片创建情境,然后讲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当学生们的兴趣快没有时,教师可以继续播放动画片,让学生边听课看动画片。每当动画片中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时,教师可以暂停播放动画片,然后围绕着动画片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只有学生们解答了数学问题,并且说出了思路,才可以继续看。学生们为了能够继续看动画片,会抓紧时间积极思考。如果有学生不假思索,就回答出问题,教师也可以“吊一吊学生的胃口”,让多个学生说明他们的答案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爱好与知识融为一体,看似是在让学生们看动画片,实际上是让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问题,感受生活中的一切数学问题。
        结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重要的是教师能够承认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依据这个准则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兴趣。唯有一直保持兴趣,学生才能有思考知识的动力,也唯有一直保持兴趣,才能在核心素养的提高中有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谢丽英.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探讨[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