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凯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市直幼儿园 河南省 许昌市461000
摘要:思想道德是一个人一生要坚守的品行,更是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幼儿时期为塑造正确道德与价值观念的关键期,应从多方面优化德育教育策略,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纠正错误行为,对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管理;实效性
引言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注重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需要我们拥有细腻的风格和感性的情怀,才能在实践中改进,提升学前教育品质。
1德育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德育就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和品质的教育。幼儿园时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比较单纯,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就是从道德教育的本质、内容、方式、途径、功能、价值含量等内容出发。幼儿德育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德育教学观念的引领下,通过对幼儿进行引领、启示,使其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道德与品质教育要体现现代化的幼儿教育需求和准则,要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幼儿园教师需要在尊重幼儿的个性和特点的前提下来有效地、科学地、规则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2开展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2.1巧借生活资源,提升幼儿园德育管理实效
相关研究指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以及生活化问题的解决,都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现实生活中聚集大量教育资源,这种教育并非潜移默化类型,而是最为直接和基本的教育方式。幼儿年龄偏小,性格活泼好动,身心处于发展状态,无法站在理性角度看待和分析繁杂的世界,对生活中的善恶和美丑更无法正确辨别,因而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德育应从生活角度着手,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影响学生身心,并借此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德育管理不仅仅是通过将有关德育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讲解给幼儿,深化幼儿理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按照有关规范来要求自我,从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借助生活化的资源,一方面便于幼儿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整个德育管理过程更加自然,学生可以在了解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将之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在展示多样化的生活资源时,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与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以及辅助性工具教学的作用,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直观与形象,并不断鼓励幼儿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例如,借助特殊节日渗透德育教育知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可设置“我的好妈妈”主题教育活动,在语言活动方面让学生表达对妈妈的爱,在音乐教学活动可演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在美术教学活动可让幼儿巧妙装点妈妈,完成的作品可送给妈妈当母亲节礼物。除了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可将德育教育延伸至家庭,如在母亲节当天,早上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晚上回到家中中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感受妈妈的辛勤与不易。幼儿在上述活动中能充分感悟爱、快乐、健康、幸福,并对妈妈产生比以往更为浓烈的情感,这种爱与情感可延伸到爸爸、爷爷、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员,彰显的德育教育生活化。德育教育主要途径之一即幼儿园一日生活,教师应明确德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活动。
2.2建设优秀的德育教师团队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这个陌生的小群体,教师就是幼儿最信赖的人。幼儿就像一颗小树苗,要不断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而教师就是那个浇水施肥的人,在幼儿的健康成长道路上起到启蒙和关键性作用的人。
因此,德育教学的前提是培养好践行德育教学的教师,但不是培养某一位教师,而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父母是幼儿人生的第一导师,教师是除父母外幼儿接触最多的人。父母和教师就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会模仿他们。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行为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成为幼儿的学习楷模。幼儿园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教学,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培训一支思想过硬、教学过硬的团队。
2.3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
对于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体系的建立,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进行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促进德育教育的实践。在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实践课程建设,第一个方面是有关的节日课程建设,主要是在一些传统节日以及国家法定的节日中进行的课程实践内容;第二个方面是生活课程建设,生活课程的内容主要包含一些大带小、爱的教育等;第三个方面是养护课程的建设,涵盖有种植植物、养护小动物以及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的成长。教师在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时,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贯穿在课程内容当中。例如在节日课程建设中,教师可以根据节日寻找一些德育教育的资源,在进行节日课程时引导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如在妇女节,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故事使幼儿认识到母亲的伟大,让幼儿能够理解母亲的辛苦,引导幼儿懂得一定的爱母亲的行为,帮助幼儿构建良好的孝顺父母的意识,让幼儿可以在德育教育中能够得到成长;在生活课程上,主要是对于幼儿一些良好的思想道德的行为培养。教师要先从简单礼仪开始,进行幼儿德育行为的教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早晚放学跟幼儿互相鞠躬说再见,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懂得说“谢谢”和“对不起”等,逐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在养护课程建设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教师可以让幼儿把花带到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养花,最简单的是种蒜苗。通过在各个课程建设中贯穿的德育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可以在各个方面的内容上对于德育教育都有所认识,有助于幼儿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培养。幼儿在不同的课程建设中可以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自我的审视,慢慢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一定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自我意识,使得幼儿的德育教育内容在幼儿教育中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课程建设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方方面面的德育教育的实施下更加能够使得幼儿的德育教育发展全面。
2.4明确奖惩,及时鼓励
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要进行强化,促进幼儿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奖励和表扬。教师可制订一些有趣的可行的奖励活动。比如,“红黄卡”制度,幼儿每做一件好事可给一张红卡,做了错事就要给黄卡,一周结束后看谁的红卡多,红卡多的幼儿可获得一项特权,如可在周五有一个自己自由支配的活动,黄卡多的幼儿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笑脸、棒棒糖等奖励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比如,吃完饭时看哪个幼儿吃得最干净;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拾起来的幼儿;捡到别人丢的东西主动上交给教师的幼儿等,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还会得到小礼物。这样做到正面强化,激发了幼儿培养良好习惯的兴趣,还让幼儿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结束语
总之,幼儿如同土壤中新发的嫩芽,在成长中需要精心呵护与浇灌,让他能面对酷暑和严冬。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要倾注满腔的热情,用爱打动幼儿,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实现真正层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瑛.浅谈幼儿园德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知识文库,2019(20):98-99.
[2]刘梅.浅析幼儿园德育教育[J].读写算,2019(10):40.
[3]瞿继香.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66.
[4]吴敏敏.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221.
[5]施燕燕.提升幼儿德育工作有效性之策略初探[J].好家长,2019(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