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丁武江
[导读] 数学是初中教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高质量的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丁武江
        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乐民中学   553504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高质量的数学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强化数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学习兴趣为导向,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明确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当前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尝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先进教学经验的指导,实际教学效果无法满足预期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有效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值得每位教师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改革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丰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融入翻转课堂等方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阻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不仅承担了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学生逻辑的职责,而且为其他物理化学科目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但是,还有一些因素影响了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阻碍了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数学知识是理论性的,而是从小学数学的具体发展向抽象的转变,一些学生感到无聊,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其次,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讲课特点不同,没有重视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使学生跟不上教师的学习步伐,导致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最后,还有一批学生虽然对数学学习很热心,但由于自信心不足等原因,不愿意主动发言或提问,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长期以来,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发挥数学本身的魅力和优势,寻找有效途径,让学生明确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意义,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一) 将游戏引入课堂
        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畏难心理, 不利于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初中教师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应当灵活运用兴趣教学法展开教学活动。其中, 游戏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十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课堂参与度,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当然, 也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组织科学的游戏, 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做游戏来收获知识, 同时游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学习。例如, 在学习《比较线段的长短》时,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游戏, 并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快速记忆何为“线段”, 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既能提高整体数学教学水平, 也可以发挥兴趣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 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 二) 灵活运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类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 多媒体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设备, 它具备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可以简化抽象化的知识点,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让学生对所讲解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相应教学任务。

数学知识本身相比于其他学科难度系数较高, 单纯依靠传统方式授课并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更别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所以, 初中教师日常教学中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开教育指导, 这也是兴趣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使他们能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 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线段、射线、直线》一节时, 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并让学生试着去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直线, 待其学习兴趣浓厚的时候引入线段和射线内容,以便更好地学习此章节知识点, 当然也可以让他们试着画一画, 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和记忆, 且借助兴趣教学法提升整体数学教学实效性。.
        (三)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气氛比较严肃沉闷,不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容易抑制学生的兴趣。教师掌控课堂教学的进展方向,如果不以学生为主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找到自身定位,而忽略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应把握课堂中的教学契机和学生心理,设计基于兴趣出发的数学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在富有趣味和争论性的课堂讨论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多种分解方式呈现在课堂中,询问学生分解过程和结果,开展兴趣讨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学生不但能在课堂讨论中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基础,而且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更容易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四)利用网络资源
        数字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多种有利条件。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逐渐丰富,初中数学课堂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作用,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体系。数学知识点通过网络教学形式贯穿课堂,不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数学视野,形成数学学习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几何画板”等教学辅助手段,将圆的有关性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面积等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通过改变圆的有关系数,让学生更具体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并进行相关拓展。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不但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看,合理有效地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更有效地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展翅飞翔。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进一步促进学生群体教学的发展创新,使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化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同时实现学生高质量、容易学习,从而达到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建法.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1):72.
[2]张海余.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李耀忠.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88):65-66.
[4]袁秀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2020(30):175-176.
[5]胡开善.提升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措施研究[J].新智慧,2020(29):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