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地——以数学抽象素养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徐忠明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徐忠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21315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师亦是如此,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一个关键素养就是数学抽象素养,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开展数学活动的基础,还是学生发展抽象思维的条件。因此,我们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抽象素养;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阐述了核心素养,并将抽象素养看做是第一要素,提高了抽象素养的地位以及培养价值。积极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有利于学生更理性的理解数学概念等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到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素养。
一、数学抽象的内涵
        对于数学抽象的概念研究,我国学者史宁中与徐利治的研究更为深入。
史宁中认为,数学抽象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另一方面为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在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的数学研究对象是不存在的。
徐利治认为,抽象就是指从具体事物冲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方面、属性、关系等的思维活动。数学抽象则是指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其量的方面、属性或关系,抽象思维的产物就是一切数学对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数学抽象素养进行了定义,认为“数学抽象素养是舍去事物的一些物理属性,得出数学研究对象的一种素养。其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总之,数学抽象使数学成为高度概括。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抽象素养的培养措施
1感性、理性具体结合,引导学生感悟抽象内涵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性特点决定数学知识难以直接、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是这并不代表数学知识就永远是抽象的,与具体内容之间没有关联。高中生的思维已经比较完善、成熟,并且思维也逐渐从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因此,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理解抽象数学得的概念,内化数学教师,教师可以将感性与理性有效结合起来,在与具体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内容理解抽象概念,明白数学抽象的内涵。
就拿数形结合教学法来说,这是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引导学生更直接、更高效的理解数学抽象知识。

不管是“数”,还是“形”,都是描述思维本质的一种形式,但是要注意,“数”比较抽象,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形”比较具体,可以直接、形象的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时候,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实现“以形助数”,帮助学生具体看待抽象问题,理解抽象内涵。
就拿“,求函数的定义域”这道例题来说,函数式找那个包含很多抽象代数式,他们所存在的函数数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有很多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视乎,会选择直接从函数式子进行解答,但是这样不仅得出的正确结果,还会加大解题难度,解题方法也不明确。如果从抽象代数式着手,利用图形化手段解答,那么就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得出答案。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将函数式子转化为,然后再利用图画求出函数式的定义域为()()。这样,函数式的定义域就计算出来了。
2构建生活背景,形成数学抽象素养
所谓的生活背景,就是指构建一个学生经常接触的一种生活环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可以身临其境思考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借助数学知识与技能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总所周知,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点设计教学素材,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这些素材的学习中,骐达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
我们就拿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知识点来说,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如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等,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周期现象的同时体会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的一个重要形式,然后从其中抽象出周期概念,最终形成数学抽象素养。
3结合问题情境引导,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情境教学法中,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与抽象思维。注意,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我们就那指数函数来说,1.62.5、1.65.2、0.64.2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比较数的大小,之后再让学生分析生活中这些数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在将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然后对函数进行总结、归纳,如。
学生在完成分析以后,他们的抽象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规律定义该函数。学生经过总结分析,会发现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也是这一类的函数。这样,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探究以及共同校正中,学生得出指数函数定义。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函数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尤其是抽象素养,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不仅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使学生成为一个综合型人才。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为其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娅洁.基于数学抽象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孩子天地,2020,000(004):P.189-190.
[2]徐振宇.发展高中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东西南北:教育,2020(9):0326-0326.
[3]林兴田.数学抽象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新方向探析[J].亚太教育,2019(11).
[4]叶志娟.基于数学抽象素养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策略的行动研究[J].高考,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