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中小学校管理应对的不足及反思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王飞涛
[导读] 从新冠病毒肆虐以来,全国各省市都纷纷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王飞涛
        重庆巴蜀中学  400013
        自从新冠病毒肆虐以来,全国各省市都纷纷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各类学校相应根据政府统一的安排,推迟了开学时间。教育部也发出通知,提倡“停课不停学”,并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各地学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次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的不仅仅是对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我国医疗系统的有效保障能力,也考验着我国中小学的应急管理能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学校管理暴露出了诸多的管理上的短板和不足,本文拟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探讨一下存在的不足,反思改进的策略。
一、存在的不足
1、缺乏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预案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原因,学校无法准时开学,打乱了学校管理的原定步骤。如何统筹安排组织教学?如何帮助教师实施有效网络教学?如何确保学生在家的学习效果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加之寒假期间不少师生还在外旅游,因疫情受阻无法按时返回,新的形势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应急管理水平。由于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不少学校或盲目跟风或消极观望、被动等待。管理上的混乱自然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实施,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叫苦不迭。
2、缺乏成熟的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
虽然“互联网+教育”概念最近几年炒得很火,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多数学校缺乏成熟完整的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多数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面临数量较少、质量不高、体系不全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符合本校学生、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质量网络课程更是凤毛麟角。导致这个问题的因素固然有很多方面,比如人才、资金、技术等,但是从学校层面来说,对网络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是网络课程建设未能和课堂教学同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3、缺乏覆盖全体师资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本来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是现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不少一线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缺失却成为顺利实施“停课不停学”要求的最大阻碍之一。教育部要求主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以网络授课的形式给学生上课,相应涉及到老师需要自行准备教学材料,并录制视频课上传或者使用相关软件直播上课。但是不少老师却因为不会录制视频课或者不会使用相关软件而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相应的反思
1、科学拟定因突发事件无法开学的应急预案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总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可能会打乱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以预见的是,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所以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建议学校管理者在教育部门统一规划下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无法开学的情况下特定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式,科学拟定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状态下的学校管理水平,以便在今后类似情况发生时学校可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组织、协调功能,以确保学校、教师、家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突发事件对教育的影响和冲击降到最低限度。
2、加快建设覆盖个学段的网络课程资源体系
建设高质量网络课程资源体系既是新时代“互联网+教育”大趋势的需要,也是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这次“停课不停学”期间教育部门之所以叫停要求所有教师录课的作法一方面是希望减轻一线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担心临时赶工出来的网课质量堪忧,无法和平时精雕细作的网课同日而语。所以各中小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学校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体系的建设工作。课程资源体系的建设可以考虑在引进一部分高质量网络资源(比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再结合本校学生情况制作一部分精品网课,从而构建完整的且具有各校特色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体系。
3、重视对教师队伍的现代信息技术全员培训
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次疫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在出现类似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现代信息技术更体现出其服务教学的独特优势,而教育未来的发展更是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关。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现代信息技术素养过硬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确保绝大多数教师会利用常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而促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正如本次疫情期间我国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样,当前学校管理也在疫情面前暴露出了诸多不足。疫情当头,学校管理者应当力争化“危”为“机”,充分反思此次疫情给学校管理带来的诸多挑战,主动构建学校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学校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




作者姓名:王飞涛
工作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公园置尚4栋4-2
联系电话:134 5242 8646
电子信箱:richard5139@126.com

个人简介:
        王飞涛,硕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重庆巴蜀中学英语教研室主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