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澄浩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陶园小学 810000
摘要:教师要想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就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采取新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体育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愉悦身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1]。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自主学习教育是指小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等方式进行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都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两者都离不开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核心就在于“自主”。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根据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组队方式,使小学生得到锻炼。在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保障全体成员都要进行参与,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活动后应设置考核环节,小学生可以一起讨论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学生会遇到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养成及时总结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一、以兴趣为立足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各个领域都适用。的确,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才有了后续的个体学习与发展。比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真正全面地了解到什么是足球以及足球运动的意义在哪里,在学生对足球运动这个概念建立起充实的意识形态后,再通过自身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更进一步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国通用版体育教材中,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正式向学生介绍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史、足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足球比赛中的主要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当今热门的足球赛事与学生进行讨论,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刺激学生对足球产生学习动力。在之后的教学课堂中,再进一步教学足球传接球、足球运球过人、足球脚内侧踢球等各个具体操作技能。教师只有以兴趣为立足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足球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尽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足球这项体育运动真正怀有兴趣乃至热爱之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在兴趣的帮助下,学生往往不会受运动劳累的困扰,而是始终充满欢快。始于兴趣的体育运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带给学生快乐,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
二、建立新的教育方法
小学体育互动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构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直在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首先是在现代体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其次便是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老师可以引导和促进体育课程活动,发展学生体育心理需求、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此外,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模式也是老师角色转换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建立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要坚持这4点:一是坚持统一化老师和学生;二是坚持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学习方法;三是坚持教学结合小学生身体素质;四是坚持培养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要知道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而异。
例如,在小学跳绳运动中,老师在课前要准备好器材,把学生带到空旷的操场上,按性别进行分组,因为男孩协调性一般不好,跟不上女孩步伐节奏。在体育课堂上,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应该如何去跳绳,然后交代好跳绳要注意的事项,要求学生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免伤害到自己和其他的学生。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可以在学生一旁进行指导。练习15分钟左右,老师还可以组织比赛活动,看谁跳的个数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要将课堂主体进行转变,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
从新课标实行以来,“填鸭式”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放弃,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作为辅助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教学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非常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探索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以及更好地锻炼自己独立获取知识能力,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课间操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然后再根据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为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每个小组再分别派出一个优秀成员来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本小组应该学习的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做好学生的任务分配工作以及动作指导工作即可。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更能锻炼自我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同学一起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也更好地契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教育模式要以学生作为中心,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可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朱菊良.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25):186.
[2]刘咏珊.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9(20):68-69.
[3]禹璐.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练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1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