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陈丽娜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之中,素质教育成为了许多教师教育教学的风向标
        陈丽娜  
        淄博市张店区和平小区小学 255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之中,素质教育成为了许多教师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小学音乐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产生了明显的变动,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培养及提升是重点,教师需要在此前提上引导学生调整教学方向。其中,美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不容忽略。要想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主动缓解目前的教学压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美、鉴赏美,灵活渗透美育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音乐;渗透美育;音乐素养
        引言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育的启蒙性比较明显。教师需要结合这一初级阶段的教学改进要求,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特点的分析及研究,鼓励学生自主展示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的个性,提升个人的创造力和审美感知能力。目前,素质教育实现了全面的改革,学生的整体发展备受关注,小学音乐对学生美育情感的培养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无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现状
        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及提升是该阶段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其中美育渗透不容忽略。但是从目前来看,整体的音乐素质教育不够理想。有的教师忽略了现代化育人观的分析及研究,无法抓住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及潮流。直接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为重点,因此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工作不够理想。有的小学音乐教师还未意识到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教材讲解为依据,忽略了对音乐真谛的领悟及感知。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现了全方位的推广及以落实,但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现状却不够理想。教师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过于关注,忽略了时代新内容的融入。这一点严重影响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学生也非常被动。有的音乐教师出现了许多的认知偏差,往往认为语文、数学学习比音乐学习更为重要,因此音乐课堂直接被其他学科占用,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无从谈起。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部分小学生非常热爱音乐,同时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有所区别。音乐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以恰当引导和正面教育为重点。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年龄偏低,审美能力有待培养。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深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及理解。在多元化的世界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实现了全面的交融以及互动,音乐风格越来越多元及繁杂。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站在国际的角度,引导学生主动欣赏国内外的优秀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自主聆听和感知的过程中,思维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一些音乐鉴赏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实现自主自觉的欣赏,个人的创作灵感应运而生。但是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小学生的鉴赏能力相对偏差,教师的恰当指导尤为关键。音乐教师需要以曲调讲解以及旋律分析为依据,确保学生打下扎实的音乐学习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知人论事,积极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内涵,全方位的呈现给学生。


        (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创造美、感受美
        新课改对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也不容忽略。要想积极促进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升级,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创造。比如在讲解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教师可以着眼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以及育人价值,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形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改革中,音乐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元素,教师需要意识到音乐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创造和主动实践的机会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感受整个音乐的魅力和精髓。如果教学条件较好,教学时间比较宽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野外郊游。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自主聆听大自然的歌声。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之中主动放声歌唱,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主动的阐述个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很多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大自然的伟大,从而真正的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主动敬畏自然,创作出更多美妙的音乐。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比较明显,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素养的提升是核心,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方向指导。在此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实现自主创新和主动学习。教师需要关注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传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美育的渗透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偏好,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育背景。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播放学生比较喜欢的动漫和游戏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及理解。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课堂学习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公开表扬和正面鼓励,调动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
        (四)加强美育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判断能力相对偏差,好奇心、模仿能力较强,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直接。教师需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关注学生的学情,给予学生正面鼓励。比如在讲解最新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时,为了尽量避免学生消极被动,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音乐教师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育人责任,关注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学生的主体感受,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美育教育活动的增强最为关键,教师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的学习行为习惯。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实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灵活利用课内外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这一点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为依据,关注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核心要求。适当增加美育教育的比重,以专业知识学习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为终极目标,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锻炼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育人原则,让学生自主感知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傅玮.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97).
        [2]黄佳慧.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教育构建[J].黄河之声,2020,000(004):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