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振
河南省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纵观中职教育的现状,一些中职学生时刻牵动着家长和老师的神经,因为他们不爱学习,玩手机游戏成瘾,懒散成性,学生学不会,老师教不会。究其学习动力不足原因,有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缺乏人生方向。以至于他们学生走上社会后,一边是学生埋怨企业要求苛刻,另一边是企业埋怨学生素质差的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或者减少这种想象,我的思考如下,和广大同仁共同交流,也期待大家发表高见。
第一、思政教育需要加强
提高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当前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关键的一项内容。习总书记曾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开好思政课。如何开展中职学生思政教育就成了广大中职老师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课堂好比是广大教师的第一阵地,所以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现状的同时,也对中职学校课堂教育工作的对策进行一些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为了贯彻国家《中职中专学生行为规范》的精神,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必须对广大中职在校学生加强思政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密不可分。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从班主任管理层面,都要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活动,班会,晨会,讲座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当然,没有制度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决不是以人管人,不仅仅靠思想教育,每个班级一定要有班规。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班级管理都要靠制度去约束大家的行为规范,有制度必有落实,有落实必有结果,有结果必有公示,有公示记录必有奖惩。一句话,制度再完美,不落实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无论是校方政教层面还是班级班规制度必须建立且执行到位。
其次,思政教育绝对不单单是政教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老师的责任。作为普通老师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广大一线老师不仅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把思政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把日常的课堂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把提高我们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心态、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为一种理念,把企业管理规范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强调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课中以岗位规范实施技能训练,让学生遵守职业规范成为习惯。这必定会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整体的影响力。
第三,全体老师还要牢牢树立思政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辅相成的观念。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能力永远大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重要。育人是一门学问,教育者应该少训斥多聆听,少一些教导而多一些引导,少一线说教而多一些接纳!真正的教育是身体力行的影响!伟大的教育者都具备仁爱慈悲的情怀!广大中职教育者除了研究知识之外还要研究方法!我们不仅仅研究教学方法,我们更要研究教育方法,要把学生当成助手,不要当成负担。引导广大教师把教育教学当成事业去研究,并坚定不移的做下去,我们的教育就一定大有作为。
第二、课堂模式需要规范
这几年通过对中职学校课堂的深入参与我体会到:中职学校整体教师业务水准不错,并且部分老师个人素质非常高。个别老师课堂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备课不精,教学环节不完整等。还有个别老师授课方法老套,课堂气氛压抑,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的认知水平。甚至极个别老师上课毫无章法,搞“满堂灌”和”一言堂”。但是更多问题是一线老师的课堂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渗透。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学习习惯欠缺,所以整节课下来师生疲惫不堪,收效甚微。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所以课堂模式改革格外显得紧迫和必要。我的思考是教学原则不变,教学方法灵活。
一、坚持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教师重在指导,学生重在参与学习。二、坚持实用,适用,够用原则,对教材内容大胆的合理的增删取舍。三、坚持以学定教原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特别是思政教育的落实要始终贯穿于一线课堂中。教研活动是每个学校的生命线,科学的授课方法加上思政贯穿会让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三、根据职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紧密衔接。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目标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样性和基础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素质道德和日后的职业能力。
通过加强思政工作和课堂模式改革的实施,让每一位一线老师在原有教育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打造一批更加优秀的中职老师队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