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李夏
[导读] 在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这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夏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34020  )
        摘要:在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这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是提升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目前的高职学生的观念与实际的思政教育观相差甚远,对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成为了高职教育阶段主要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路径
引言
        我国现已迈进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大学生身处这一新时期,其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还未成熟,若没有积极的是非观与甄别能力,则难以清晰辨别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互相冲击的价值观念,难以在这一环境中做出准确的选择和取舍。所以,对当代学生展开思政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在新时期下,高职英语应融合语言和文化密切关联的特征,大力推动教改工作,把语言知识讲解、技能培育和思政课程充分融合,探究英语课程思开展路径,真正发挥高职英语育人作用。
一、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课改中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内容,是新课程改革各个环节需求,需要在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润物细无声,同时及时抓住学科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的内容,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出来,用在学科中展示渗透的方式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的学科内容融合,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首先,英语基础薄弱,语言水平良莠不齐。高职生源主要为高考生、单招生及扩招生。学生接受教育层次不同,其对于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亦有所不同。同时,这些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口语表达水平欠佳的问题,尤其是单招生与五年制高职生,致使英语学习面临诸多困难。其次,学习兴趣偏低,厌学心理强烈。多数英语教师过于追求自身教育任务的完成,通常在有限学时内,将所有注意力置于教材文本的讲解层面,进而生成教师讲、学生听以及教师读、学生记的固定教学形势。另外,注重专业课程,忽略基础课程。依据高职育人目标,有些高职院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在实际教育体系中,过早强调专业课程重要性,致使多数学生形成基础课程不重要的错误观念。尤其是英语课程,多数学生表示只要不出国,其学好自身专业课程就行。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高职英语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对课程思政实施亦会带来消极影响。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路径
        (一)利用时事热点开展教学活动
        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他们对一些社会时事热点关注度也相对较高,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一些时事热点与英语教学,相联系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目前,网络媒体成为了各种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而这些信息中有真有假,甚至有些媒体通过添油加醋的方式扰乱公共信息秩序,由此导致一些新闻内容真假难辨,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从公正、公平、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比较,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避免产生过于崇洋媚外的现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带来了一抹灰色,而中国也受到了很多西方媒体的抨击,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做法非常支持,并且伸援手,教师可通过这一热点话题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理性的分析、思考、对比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二)加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工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自身的观点。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小组讨论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查阅、探讨,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帮助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情景对话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够使学生通过真实的情景体验,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比如去饭店就餐,教师可利用这一情景模式,由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顾客进行交流对话,同时提出交流要求,让学生思考采用怎样的词汇句式来表达出礼貌与尊敬。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英语句型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当对方需要帮助时教师也可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思考该选用怎样的语气词汇来进行沟通,继而达到给予对方有效建议的目的,实现有效沟通。相似的情景教学模式有很多种,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把握思政意识,将思政观念无声无息的渗透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身的想法、观点,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建立思政教育情境
        高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应创建好的思政教育情境。用生动、立体的案例或情境来表达思政教育内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由灌输到渗透的转化。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将思想政治内容采用角色扮演、情境对话、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或展示出来,将课堂情境化,学生成为主角,使英语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激发    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参与度。引导学生从情感上、思想上、行动上认同思政教育并付诸实践,无形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如在讲授商务接待、文化交流等知识点时,可让学生分组扮演客户和接待人员。将接待过程情境化,将中国的一些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美食、文化等内容融入情境对话中。有利于学生在练习和交流中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通过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或电视观看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了解当前时事新闻及中国文化,并要求学生对收听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同大家分享和讨论。在英语阅读训练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外坚持阅读ChinaDaily上的新闻,通过阅读中国英文版杂志,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各个时期的发展动态,学习我国的一些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重视培育学生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及语言技能,但往往对于学生思想、品行的培养缺乏重视。在新时期背景下,英语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意识与教学能力,以课程思政为载体,重构课程体系,革新课堂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3):230-231.
[2]刘雯婧.浅谈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改革[J].校园英语,2019(26):47-48.
[3]孙婷婷.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7(02):33-36.
[4]程晓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的意义及实现途径探析[J].海峡科学,2019(06):64-67.
[5]王飞.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19(17):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