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锋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芦浦中心小学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 317608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健康中国”的政策方针也慢慢被国家重视,在将来也肯定会成为一个大趋势。“健康中国”方针的实施,必须要从各个家庭的体育观念抓起,让他们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家庭的体育观念能够影响自己的下一代,尤其是对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来说,能够让体育锻炼行为深深的刻在他们脑海里,并伴随他们一生。但是,家庭体育观念的深入一直存在诟病,很多家长对体育锻炼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都是在浪费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基于此,本文将浅谈家庭体育观念对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观念;家庭教育;体育锻炼
引言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健康中国”的建设不紧需要加强中国医疗卫生的发展,更需要提升人民的身体素质。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加强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能够让处于学习紧张的他们放松大脑,劳逸结合,更能够迎合中国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家庭体育观念的形成对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但是,随着各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大部分家庭对体育观念的培养比较轻视,都认为小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体育锻炼只是次要。因此,加强初中生体育竞赛活动的建设刻不容缓。
一、家庭体育观念对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
(一)家庭对体育观念的认知不全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什么样的家庭观念将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后代,由此可见,家庭观念对后代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特别是当后代正处于有认知能力的小学阶段时更应该多关注。由于我国“健康中国”政策方针的提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能力一直深受各界人士关注。我国大部分家庭对体育观念的认知不全,他们都认为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开始阶段,应该带领小学生们去钻研学习,培养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上。还有部分家庭认为小学生正处于对未来不确定的阶段,过分的给予小学生们体育锻炼,反而会让对未来认知不全的小学生放弃学习,想在体育上发展,和家庭对小学生的未来预期相悖。因此,家庭对体育观念的认知不全,是阻碍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关键“阻力”。
(二)家庭没有将观念变为“行动”
部分家庭对体育观念没有太大的争议,他们认为小学生的未来不应该只有成绩,只会做题和考试,而是应该德智体美劳样样俱全。对于这部分家庭来说,有体育观念固然好,但是,大多数家庭也仅仅只有这个观念,而没有将它变为实际行动,这些家庭由于整天忙于工作,每天的下班时间除了陪小学生们补习功课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时间去陪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小学生们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部分家庭对体育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思想上,没有在小学生的生活中落实下去,毫无任何实际意义可言[1]。
二、家庭体育观念对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策略
(一)普及家庭对体育观念的认知
近些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兴起,以及将来就业形势的严峻。
一些家庭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客观的认为小学生要以学生为主,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为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做奋斗,其他任何观念都不能替代学习在小学生心里的地位,导致很多小学生把努力学习变得根深蒂固,不懂得去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只有先让整个家庭认识到体育观念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小学生们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认识到体育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家庭观念是一个能够影响孩子一辈子的思想源头,也是一个熏陶孩子个性习惯的开始,只有从家庭体育观念“入手”,才能够让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变为主动,而不是被动。因此,要想让小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就必须改变小学生家庭对体育观念的错误认知,普及体育锻炼对小学生将来的发展同学习一样重要,在拥有一份好工作的同时,也要具备强健的体魄。
(二)将家庭观念变为行动
小学阶段的孩子,是人生中较为懵懂的阶段,正处于从无知到如何学会技能的过渡时期。有着对外界较为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理,将来的习惯和性格基本也就在这个时期养成。父母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与小学生接触最为亲切的人,应该要想方设法应用这个时期。不要把没有多余时间陪小学生做体育锻炼做借口,而把家庭体育观念变为念想,无法实现。家长应该无论多忙,都要给予小学生们一些体育锻炼的表率作用。让小学生们知道该怎样去做体育锻炼,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家长在每天下班之后,可以带上小学生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体育锻炼,让小学生得到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从繁忙的学业中放松自我,体验生活。
比如:如果家长们时间很忙,可以带领小学生们做俯卧撑或者仰卧起坐,先做一个示范,然后让他们跟着做,每组做10个,每天做3组。这样简单的家庭体育锻炼不仅不需要任何的健身设备,而且还比较实用。最重要的是,家长做一个,小学生跟着做,家长起到了表率作用,让整个家庭的体育锻炼观念慢慢磨合出来。渐渐的,小学生也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体育锻炼中也能找到兴趣,在心里将体育和学习放在同样高的位置[2]。
(三)从监督中,体会家庭体育观念
部分家庭确实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这些家庭的小学生比较有自己的主见,觉得体育锻炼不仅非常累,而且还会制约自己玩的时间,让自己的变得非常被动。这些小学生就属于自身对体育锻炼比较抵触,不喜欢体育锻炼,面对这类小学生,家长应该时刻监督,每天合理安排好小学生的锻炼,学习和玩的时间,让他们体会到家庭体育观念的意识,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与此同时,也要多带领他们接触不同的体育项目,让他们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寻求乐趣,最终喜欢上体育锻炼[3]。
结束语
中国正在加紧进行建设"健康中国”,小学生做为中国未来的"主力军”,在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家庭体育观念的形成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普及家庭的体育观念是源头,将观念变为行动是根本,监督锻炼则是最后的保障。只有让小学生们慢慢接受体育的重要,才能为以后的高质量人才输出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军. 浅谈家庭体育观念对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 体育风尚,2020(05):150.
[2]徐宁. 康复体育进家庭与体育观念之变[N]. 嘉兴日报,2017-08-14(001).
[3]孙焱. 城市小学生家庭体育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