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卞娜
[导读] 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助力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升
        卞娜
        安徽省亳州市第六小学236800
        摘要: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助力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每一位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中需要全面考虑的重点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核心素养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而实现高效教学,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也在发展。学生们需要学习的也不仅仅是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等,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学生需要全面发展,更深层次的去领略这个世界的博大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机会,开展信息技术课堂,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们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渴求性和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状况分析
        新课程改革带来教学模式的改变和优化,素质教育已经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落实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也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的观念,发挥好教学设备的作用。当前教学中教学的实效性上还存在着若干教学问题,考试内容不规范科学,教师重视笔试考试,忽视上机操作实践。还有的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重视,采用放养式教学,不问教学质量,只问上课就行。一些教师还采用旧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实际上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下,信息技术的学习已然成为当代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通过解放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人。而且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于世间万物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稍加引导,让他们拥有成熟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话,对以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优化也会有帮助。在现代化教学中,学生需要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二)抓紧教师示范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不够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建设,引导小学生通过教学的示范教学,来掌握技术。示范教学非常重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发挥这个作用,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能运用灌输式教学路线,教学方向就没有瞄准。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把握教学的核心方向,关注小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掌握更多的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积淀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学校给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面,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购买满足信息技术教学需求的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对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进行定期维修与升级。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学校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和老师的教学方法等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只有信息技术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吸收新鲜知识,才能保证他们的教学水平一直都满足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不能完全的讲理论,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教师把培训中学到的内容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学校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定期考核,督促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
        (四)重视竞争和评价,保证学生质态
        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地动手操作。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小学生尽情发挥,自主开展创作,这比单纯记忆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要有趣。信息技术教师要讲解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课堂检查、课堂提问、当堂提问等方式,让小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运用小组竞赛,引导小学生为小组的荣誉而奋斗。教师可以适当给小学生加分、奖励等方式,激励小学生进行竞争,教师也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给予小学生表扬和激励,赞美和鼓励,增长小学生的学习激情。
        (五)有效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数字化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开展数字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画圆形和方形”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设计PPT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画圆形和方形的步骤。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微课操作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按照具体的操作来上机进行操作练习,通过数字化资源学习来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引导学生解决实践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继而在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和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教育领域必须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充分重视,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中华少年,2019(09):10-11.
[2]宗丽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9(02):107.
[3]贺东.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