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研讨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吴明珠
[导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阅读与写作展开有效结合
        吴明珠
        福州市胪雷小学   福建   福州   350008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阅读与写作展开有效结合,让阅读与写作更好地融合,培养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做到这三点:首先,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展现其主体功能,养成其自主阅读分析的习惯;其次,激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除了阅读类似体裁课外文章外,拓宽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维度;最后,养成应用性的自主学习,实现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与写作;融合策略

        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下,教育愈来愈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整个教育架构中,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在学生一生的学习中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开展是互相推动的。因此,教师需要清楚认识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者的关联,同时还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如此才会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和写作的动力,从而实现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的欲望,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
一、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一)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简单说,体验性学习是重要学习手段中的一种,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之前的被动接受阅读知识,转变为主动理解文本中内容,在教授方式上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总体上说,这是属于开放程度较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可以加入到里面,最终形成一类情感,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阅读教学中指定的目标。
(二)教师角色需要转换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在一定范围下,应该确保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养成学习的习惯与兴趣。此外,教师要需要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环境,为学生搭建科学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按能力安排一些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这样可以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增加对自己的了解,还能主动对知识进行梳理并搭建架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教学成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
(三)完善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依旧是采用过去教学中的灌输式方法,在教学教师依旧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甚至被迫地接受教师知识的教授,这种方式虽然对学生而言,可以提高一定范围的学习成绩,但是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当下教育改革趋势下,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人才需求,积极完善自身教学观念,耐心聆听学生关于学习的真实想法,用同位心去认识与认可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切切实实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大和学生的交流、互动的力度与广度,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在知识上的掌握程度,才会因地制宜地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教育,从而充实学生在语文知识上的储备量,帮助学生掌握在综合学习上的能力。

二、融合阅读与写作教学
        首先,开展阅读前先写作训练,把课文与学生自己的作文开展对比环节放在新的课文教授之前,教师先提前布置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人物,让学生在自己已掌握的写作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教师收集学生练笔完成的情况,融入写作训练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有目的性地对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朗诵并表扬,让其在其他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帮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模式——任务驱动性作文。在之后课文内容的学习上,让学生自主地把自己写作的内容与之进行对比。学生在原有教学前写作训练的基础,又融合进审视、比对、欣赏等上升到意识层面的感受,自然而然地会深入到课堂学习体会文字之美,感受更加深入,教学自然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浓缩小标题。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对写作大纲进行罗列是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训练小标题不仅需要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联,又要反复感受用语的张力,每一位小学生都希望自己拟写的小标题会被大家所喜欢与认可,因此他们会花费大量心思,苦思冥想,创新标异。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再者,仿写。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应强化仿写,仿写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学生可以模仿作者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训练,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进行适应训练。模仿写作分两个阶段:(1)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写的初级阶段。如结合课文《他发明了什么》让学生去模仿总分式结构法。先总写一段话,再分别从九个方面并列去设计结构,最后再呼应概括。(2)由结合课文内容仿写到自主创新阶段。如果说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去仿写是一种初级模仿,那么自主模仿到自主创新就是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支撑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作的创造意识,是使阅读和写作结合从根本上得以实现和超越的一个转折点。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结合的创新仿写,指在内容上的创新,也是老师鼓励学生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个性化色彩和创新精神的内涵本质。也指在形式上的创新。
4.把写变得有目的性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文内容,一些课文都会预留一些空白与悬念,教师借此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开展有自主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这篇空填补上,可以展开续写,这属于考验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一部分。小学高年级语文,一多数的课文都是模仿或者改写一些优秀的素材,教师可以基于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以原文为前提,改变原文章中的相关体系、结构方式以及叙述出发点,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想象力与创新力的机会与平台,将原文的内容进行打乱重来,加工改造。改写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先从开头或结尾的小部分开始,循序渐进地改写全文。教师在改写的安排过程也不要急于求成。
5.带动感官去观察与聆听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一定目的性地培养学生在观察上的能力。真正在积极心态下开展感悟。教师需要提倡真实,激励学生心存乐观去对待社会中的事物,用阳光心情叙写个性化人生,走近生活,描绘自然,心存真情和志向的浸染美语和笑容的语言,展现出语文教育的美妙之处。在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开展中还要规避两个错误的地方: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现实中,需要规避所谓的读得多,可以写得少的认知。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教育应该起到充分带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性与积极性。之前的教学方式其重点是摆在了对学生开展品读文本的角度,整体上没有关于写作方法上的科学指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的地位。也就无关指导学生在写作手上开展有效训练了。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结合教学抛开了文本训练写作,就如同无源之本,缺乏原有文本这片土壤,写作练笔就会根基不实,浮在空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进行科学融合是语文教学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当下的教育改革新形势下,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完善自身教学观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做到真真实实地有机融合,如此才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准,同时在写作中增加对阅读的认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促进学生在阅读水平以及写作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滕维霞.浅谈小学高年级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方法[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06):48.
[2]孙和利.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J].学周刊,2016(23):38-39.
[3]赵伟艳.小学高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策略[J].教学理论,2018(11):51.
课题立项批准号2019XB1378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