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刍议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贾成锋
[导读] 近年来,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贾成锋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农村小学诸如交通事故、溺水事件、留守儿童遭遇性侵等多发,酿成许多让人痛心的惨剧。我国教育部长曾说:“没有安全,教育改革发展就无从谈起。”学生的安全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安全教育是学校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开始审视我们农村学校的安全。
关键词:安全教育;农村;小学生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一般有:交通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急救技能培训、传染病常识教育、识别毒品的技巧和方法、心理减压辅导、社会安全事件教育以及自然灾害事件预防教育等。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自我保护意识和生命安全意识都很薄弱,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伤害,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且小学生由于知识层次较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等原因,他们在受到侵害后往往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其次,他们没有预判危险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避免不必要的外在伤害。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很好地规避各种伤害,为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 研究意义
        小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而不只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地方? 小学是学生对于男女、师生、同学关系认知的关键时期,是自身安全意识树立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生具体问题处理过程中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人方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农村多数小学生来自留守子女家庭,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家务农,这种情况下,家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是缺失的。学生对安全的理解是薄弱的。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导人。要让学生提早有安全意识,对身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处理,从而保护好自己,安心学习。学生只有会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则,才能够从根本的行动和思想上体会到安全教育的意义,这种现象多是学生不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各项问题,没有对安全问题展开集中的分析和解决,于是事情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因此,我们结合现有的教育情况,用各项积极的措施推动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学校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深入人心。从总体上看,学校所提供的身心安全知识是十分丰富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从形式上看,学校是很重视安全教育的,每天都有时间讲安全教育,在开学初、节日前也会重点强调安全。学校安全教育总是以听说讲读的单一形式进行,老师虽然讲得多,学生却听得麻木起来,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起不到好
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不少学校也开设了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但这样的课程总是被参加考试的科目所冲淡,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产生实际效果。
        2、农村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处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经济和观念相对落后,在知识的宣传上不能与时俱进,知识宣传的途径也常常因为经费而受限,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小学生难以形成较强烈的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安全教育意识缺乏,家庭的安全教育意识本应该是与学校相辅相成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家庭安全教育意识,尤其是在心理安全方面极为缺乏。
        三、农村地区小学生安全教育意识的对策
        1、学校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安全教育意识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主体:课程和教材、教师、校园环境。首先,从课程和教材方面而言,学校可以适当增设安全意识教育的课程,并将安全课程融入语文、自然科学的学科中,让安全学习更加贴近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其次,教师应将知识讲授法、操作法、讨论法、探索法、趣味练习法相结合,丰富安全知识传授的形式。如创设一些浅显易懂的情境,开展多种安全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中,让学生成为主体,亲自参与,让他们从自己亲身做过的小事中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安全理念,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评制度应有所改变,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整体排名。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应加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使教师形成重视安全教育的意识。学校还应在校园环境中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形成强烈的校园安全教育文化。可以利用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进行墙面设计。在全校重视安全的氛围感染下,更利于安全知识的传播。
        2、家庭层面应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脱给学校,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从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并实施一些针对小学生心理安全的教育。首先,家长有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心理保护,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而伤害了孩子的情感,要明白语言暴力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其次,家长也应让孩子学会承受压力,辩证积极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家长也可以陪同孩子适当地参加一些心理课,多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问题并进行疏导。最后,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异常行为和情绪,加强家园合作。要重视孩子的日常去向,对于孩子危险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家长,应经常利用电话、视频等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在安全教育上与祖辈进行沟通,也尽量多抽时间陪陪孩子。
        3、社会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多种媒介途径、安全教育社会机构和一些志愿者。各种媒介如网络、电视等对小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施加影响,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社会应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形成其良好的上网习惯。大众传媒应有意识地面向小学生,为其提供适宜和优秀资源。同时,大众传媒在机构和平台的管理上也应该筛选健康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为其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以帮助学生最大可能地避免一些安全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小结
        小学生安全教育逐渐被重视,它的教育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我们要不断地挖掘更适合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方法,并结合现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究出更适合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罗京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2]李继红.浅谈小学生的安全教育[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1).
[3]李开勇,冯伟.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4]梁志洪.留守儿童的心理与安全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