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学霸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陈 红 周 艳
[导读] 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没什么遗憾地送走了他们,唯独除了豪
        陈 红   周 艳
        湖北远安县外国语学校  444200   
        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没什么遗憾地送走了他们,唯独除了豪。
        豪是曾经的学霸,九年级重新分班时分到了我班,我甚是欣慰,因为早就听闻他特别爱学习,是妥妥的学霸一枚。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在班上的榜样作用胜过自己绞尽脑汁的苦口婆心。
        这是一个典型的勤奋型学霸,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见证了他太多的与众不同。
        开学第一天的晚自习,学校安排看《开学第一课》,第二天一早,其他学生都按要求上交了观后感,未交的名字被班长写在了黑板上,就那么三四个人中,豪的名字赫然在目。我有些意外,以为是他忘交了,就上去轻轻地提醒他,他却理直气壮:“老师,我没写”。我不解,将他叫出教室,问他为什么?他倒直爽:“昨天看节目时,我在做数学作业。”我追问:“为什么不按要求去观看?”他说:“看这些节目是浪费时间,写观后感更是一种浪费。”我惊讶极了,这个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在他这里竟被如此评价,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于是有些生气地说:“对我们没有益处,教育部会专门去制作?学校会专门安排时间让大家去观看?你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你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竟然带头不交作业,这对班级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你不能完成这次的作业,我将……”豪见我没完没了,着急地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终于屈服了:“好了好了,我今晚补了明早交上来。”我心里一阵宽慰,以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了,第二天我就能读到一个优秀学生的感悟了,在期盼中,观后感交上来了,但寥寥百余来字,明显的敷衍,一阵莫名的困惑涌上心头——站在我眼前的是学霸么?有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我竟然不能让一个学霸去心服口服地补齐作业,我有些无助。
        班级组建学习小组时,挑选大组长是最关键的一步,经过反复考虑权衡,我决定让豪也当个大组长,其他被任命的组长都欣然受命,他却连连摇头:“我不会,不会!”好吧,整天沉迷于书本与作业中的你不能胜任大组长,当个学科课代表总可以吧?我把建议一说,没想到他更是直摇头:“浪费时间,不当不当!”我有些恼了,很想借机好好批评他一顿,但转念一想,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只要他充分发挥你的长处,能带头静下心来学习,在班级学风上做好领头雁就算他为班级做贡献了。在与他的第二轮较量中,我再次妥协,对他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确实无奈。
         最让人头疼的是他的吃饭问题。九年级上学期,为节省时间来学习,他经常不吃午餐晚餐,一直等到下晚自习回家后才狠狠地吃上一顿,在学校里能让他离开座位的只有三件事:上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上课间操、上厕所。

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也多次将其家长请到学校一起做他的工作,还专门安排学生监督他是否去吃饭了,在这么一番操作下,他终于被迫去吃饭了,可那能叫吃饭么?等到同学们吃完回教室了,他才从教室一溜烟跑到食堂,买好饭后一顿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结束战斗,然后再一路狂奔回到教室埋头作业,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今年5月,疫情好转,九年级复学回校后,为避免学生集中,学校安排了错时错峰就餐,这需要每个班级每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否则一旦乱了套,就会对学校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那天,由我组织学生去吃午饭,其他同学都排队走向食堂了,豪却端坐在座位上读书,我以为他又要不吃饭,就催他去排队,他却说:“我最后一个去吃”。我说:“今天安排第一个吃饭的是我们班,后面还有那么多班,不能影响他人,马上去!”他却岿然不动,一下子,我的火气就上来了,我让他站起来、面对我,然后我朝他吼道:“现在是疫情阶段,这么特殊的时期,全国上下,都必须按要求严格执行各种命令,你为什么要特殊?”他却不紧不慢地说:“老师,我只是为了节约一点排队买饭的时间,我没有搞特殊……”为吃饭问题,我给他做了差不多一年的工作,到现在他还是老样子,我抓狂了!……
        中考成绩揭晓了,曾经年级前10的豪连班级前10名都没能进入。初中阶段最重要的考试,他却考得最糟糕,成绩揭晓那一刻,一向理性沉稳的他竟当着我的面嚎啕大哭。我没有劝解,也没有宽慰,我能感受到他此时的伤悲——这一年来,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为什么没有好结果?虽然心疼,但我也无言以对,就让他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
        说实在的,面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学霸,我不知如何去表达我的感受。
        客观地说,豪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抓紧一切时间勤奋苦学——在当今青少年厌学、不把学习当回事的氛围下,这确实是一股清流;他长时间集中精力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这种意志力着实让人佩服;他敢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揭露和抨击班上的不良现象和同学——这种正气也让人欣赏;他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苛刻,对自己的高要求强压力——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能如此,自律的让人心疼;他的勤奋好学无形中带动着一批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中考时我们班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这让我发自内心的感谢。
         在遇到豪之前,对初中孩子的教育,我还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他们就像一块柔软的橡皮泥,只要我们有爱心有信心有恒心,就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朝着我们给他勾画的模样去塑造去靠近去发展。但豪,似乎更像一块已经风干石化的橡皮泥,对他,我使尽了浑身解数,但他的“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其他一切都必须为之让路”的思维和做法却依然故我,甚至,连他最在乎最擅长的学习也一路下跌。我也反思过自我:我渴望改变他,从而让他符合我们对他作为“优秀生”的认知,然而从结果来看,徒劳无功;可是,如果当初任凭豪按他的“学习至上”逻辑自我发展,我们会不会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儿呢?这难道会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成功吗?
        豪的逻辑、思维和固执,让我深深感到了自己教育方式方法的枯竭与无力,觉得自己陷入了教育的一片沼泽地,我很迷茫,不知怎么样才可以走出这块盲区,迎来充满希望的新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